- 拼音版原文全文
东 湖 北 崦 人 家 宋 /释 文 珦 柴 门 映 石 柟 ,茅 屋 似 僧 庵 。蚕 候 家 人 熟 ,耕 时 父 老 谙 。设 罝 当 兔 径 ,添 竹 护 鱼 潭 。赛 雨 鸣 箫 鼓 ,迎 神 向 水 南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蚕候(cán hòu)的意思:蚕儿等待春天的到来,比喻等待时机或等待机会。
柴门(zhài mén)的意思:指贫苦人家的门户。比喻贫困、卑微的家庭。
当兔(dāng tù)的意思:指人在危急关头或重要时刻,表现出胆小怕事,丧失勇气或失去信心。
父老(fù lǎo)的意思:指长辈和老年人,特指村中的长者和老人。
家人(jiā rén)的意思:指亲属、家庭成员。
茅屋(máo wū)的意思:指简陋的房屋或住所。
鸣箫(míng xiāo)的意思:指吹奏箫的声音,比喻感情真挚、动听动人的音乐。
僧庵(sēng ān)的意思:指寺庙、寺院。
设罝(shè jū)的意思:设下陷阱,以诱捕猎物。比喻用计谋、手段诱人上钩。
石楠(shí nán)的意思:指人的气质或性格坚强不屈,坚定不移。
水南(shuǐ nán)的意思:指南方的水流,比喻事物顺利发展、兴旺繁荣。
兔径(tù jìng)的意思:指小路、小径,形容行走时迅速、灵活,避开正道而行。
箫鼓(xiāo gǔ)的意思:指音乐声,也用来比喻欢乐的场面。
迎神(yíng shén)的意思:迎接神灵的到来,表示恭敬、敬畏和虔诚。
鱼潭(yú tán)的意思:指水中的鱼游动的地方,比喻人们争斗、纷争的地方。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生活画面。"柴门映石楠",以简朴的木门衬托出石楠树的翠绿,显出农家生活的自然与质朴。"茅屋似僧庵",暗示了房屋的简陋却带有几分出尘的禅意,仿佛村民的生活也带有一份超脱世俗的静谧。
"蚕候家人熟",写出了农事的繁忙和家庭的和谐,春天的蚕事繁忙,家人彼此熟悉,充满生机。"耕时父老谙",则展现了农耕文化的传承,年长者经验丰富,对农事了如指掌。
"设罝当兔径,添竹护鱼潭",细致入微地描绘了村民们为保护家禽和水产而采取的措施,体现了他们的智慧和对自然的尊重。
最后两句"赛雨鸣箫鼓,迎神向水南",描绘了村民们在雨季到来前举行祈雨仪式的热闹场景,通过箫鼓声和迎神活动,展现出他们对丰收的期盼和对神灵的虔诚。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东湖北崦人家的田园生活,既有日常劳作的辛勤劳作,又有民俗活动的欢乐气氛,展现了宋代农村生活的淳朴与和谐。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春雨复寒遣怀
去日堂堂挽不回,新年又傍鬓边来。
雨声欲作海棠祟,书卷只为春睡媒。
村舍瘦蔬供薄酒,地炉微火伴残灰。
浩然忽起金鞭兴,漾水嶓山安在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