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边尘(biān chén)的意思:边缘尘埃,指微小的事物或琐碎的事务。
毛锥(máo zhuī)的意思:指极小、极细的东西。
南人(nán rén)的意思:指南方人,即南方的人。
秋色(qiū sè)的意思:指秋天的景色,也表示人生的晚年。
扫边(sǎo biān)的意思:清除边缘的杂物或问题
武略(wǔ lüè)的意思:指运用武力和智谋的策略和手段。
鲜新(xiān xīn)的意思:指新鲜、崭新、独特的样子或状态。
雁门(yàn mén)的意思:雁门是指古代边防的重要关隘,也用来比喻战略要地或重要关口。
中丞(zhōng chéng)的意思:指官职居中的官员,也泛指在某个群体或组织中地位居中的人。
奏记(zòu jì)的意思:指上报给上级的报告或奏章。
- 鉴赏
这首诗《重别袁迪并柬赵中丞》(其一)由明代诗人罗洪先所作,通过“雁门秋色”这一意象,描绘了边塞的壮丽景色,同时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国家边防的关切。
首句“雁门秋色日鲜新”,以雁门关的秋天为背景,点明时节与地点,展现出边塞特有的清新与壮美。秋天的色彩鲜明,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同时也预示着收获与希望。
次句“惊见中丞奏记频”,转而聚焦于人物活动,描述中丞频繁上奏的情景。这里的“中丞”指的是地方或中央的高级官员,其频繁上奏可能意味着边疆事务的紧急或重要性,也体现了对国家边防的密切关注和尽职尽责的态度。
后两句“莫道南人无武略,毛锥还解扫边尘”,则进一步揭示了主题。诗人通过“南人”与“武略”的对比,强调了南方人士同样具备卓越的军事才能,能够胜任边防重任。这里的“毛锥”代指笔,暗喻文官也能通过撰写奏章、策略等方式,为边防事业贡献力量,扫除边境之患。这种观点既是对友人的肯定,也是对文武并重、不分地域的治国理念的颂扬。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边塞的自然风光之美,更蕴含了对友人忠诚与才华的赞美,以及对国家边防安全的深切关怀,体现了诗人深沉的家国情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