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过 竹 田 西 堂 无 相 庵 房 宋 /释 如 珙 懒 举 话 头 嫌 鼻 祖 ,烧 香 那 肯 礼 西 方 。空 房 消 尽 闲 心 识 ,日 往 月 来 不 见 长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鼻祖(bí zǔ)的意思:指某一事物的创始人或开创者。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话头(huà tóu)的意思:指话题、谈论的内容。
见长(jiàn zhǎng)的意思:指某种特质、能力或特点得到发展和提高。
空房(kōng fáng)的意思:空房指的是没有人居住的房间或房屋。
烧香(shāo xiāng)的意思:指为神明或祖先燃烧香烟以示敬意,也用于比喻虚情假意或表面功夫。
西方(xī fāng)的意思:指地理方向上的西面,也可以引申为指西方国家或文化。
闲心(xián xīn)的意思:指没有事情可做或无所事事的心情。
消尽(xiāo jìn)的意思:完全消失;彻底消散
心识(xīn shí)的意思:指人的内心意识、思想认知等。
日往月来(rì wǎng yuè lái)的意思:表示时间的流逝,日子一天天过去,月份一月一月来临。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如珙所作的《过竹田西堂无相庵房》。诗人以轻松随性的笔触,表达了对繁琐言谈和宗教仪式的厌倦,更倾向于内心的平静与自然的领悟。"懒举话头嫌鼻祖"一句,流露出对传统佛教教义中过多理论讨论的不屑,暗示了诗人追求直接体验佛法的倾向。"烧香那肯礼西方"则进一步表达了对形式主义礼拜的否定,强调的是精神层面的净化和超越。
"空房消尽闲心识",诗人身处空寂的庵房之中,内心的杂念逐渐消散,达到了一种空灵的境界,认识到心境的宽广和时间的流逝在这样的环境中显得不那么重要,"日往月来不见长",形象地描绘出在静谧修行中的时间感淡化,仿佛岁月静好,无增无减。
整首诗透露出禅宗崇尚直观体验,反对繁琐仪式,追求内心清净的哲学思想,体现了诗人对禅修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木兰花慢·朝天门外路
朝天门外路,路坦坦、走去声瑶京。
悔年少狂图,争名远宦,为米孤征。
星星。
半凋鬓发,事千端、回首只堪惊。
居士新来悟也,渭川小隐初成。
临清。
巧创幽亭。
真富贵、享安荣。
有猿鸟清讴,松篁森卫,桧柏双旌。
蛙鸣。
自然鼓吹,粲林华、前后锦围屏。
须信早朝鸡唱,未如夜枕滩声。
木兰花慢·无言凭燕几
无言凭燕几,爱香袅、博山炉。
正暖日辉辉,晴云淡淡,千里平芜。
田家尽收刈了,见牛羊、下垅暝烟孤。
闻说丰年景致,老农击攘呜呜。
狂夫。
素乏良图。
从上策、赋归欤。
有千亩松筠,三洲风月,尽遂吾初。
凭谁去西塞岸,问玄真、此意果何如。
寂寞无人共乐,醉乡是我华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