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兴十六首·其十四》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沈辽所作的《古兴十六首》中的第十四首。沈辽以深沉的思考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人生的无常与无奈。
诗中开篇“我意不自适,何为浪多忧”,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内心的不安与忧虑,似乎在质疑为何会如此多愁善感。接着,“草舍亦无事,浩如水中舟”一句,以草舍的平静与水中的舟船形成对比,暗示了诗人对生活现状的反思,仿佛自己如同漂泊不定的舟船,随波逐流,无所依归。
“陵谷尚或迁,百年为谁侜”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山陵可以变迁,山谷可以改貌,时间的流逝使得一切事物都可能发生变化,百年之后,又有谁会记得现在的种种呢?这里蕴含着对生命短暂、世事易变的深刻洞察。
最后,“不作亦不止,生肇知吾优”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态度和对自我价值的思考。无论是积极行动还是消极应对,生活都不会因此而停止,生命的起点就已经注定了个体的忧虑与挣扎。这句话既是对自身处境的写照,也是对普遍人性的一种深刻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命运、时间等主题的独到见解,以及对自我情感的细腻捕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苏一峰考迹三章
驱车迢迢,自南长安。厉风驰冰,趋北长安。
驰驱则那,皇国光之观。驱车迢迢,厉龙江干。
度龙江干,沐北风寒。岂曰忌伊风寒,我中衷丹。
驱车迢迢,沐北风寒。回瞻南畿,亦北风寒。
我奏我绩,矢我衷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