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端居(duān jū)的意思:指居高位或位于首位,也可以指处于最佳的位置或地位。
伏流(fú liú)的意思:指被压抑、隐藏起来的力量或情感。
何须(hé xū)的意思:表示不需要或没有必要做某事,也可以用来劝告别人不必要的行动。
金石(jīn shí)的意思:指坚固不可动摇的事物,也比喻极其珍贵的东西。
流金(liú jīn)的意思:指金钱或财富像流水一样不断涌入。
落照(luò zhào)的意思:指太阳落下来的光景,也用来形容太阳落山的景象。
芒履(máng lǚ)的意思:形容行走时严谨谨慎,像踩在芒刺上一样小心翼翼。
三伏(sān fú)的意思:指夏季的三个“伏天”,即初伏、中伏和末伏。
探汤(tàn tāng)的意思:探寻真相和动机。
天壤(tiān rǎng)的意思:形容差距极大,天地之间的差别。
羲皇(xī huáng)的意思:指古代传说中的神话人物羲皇,也泛指古代帝王。
形骸(xíng hái)的意思:指人的外表或形体。
摇落(yáo luò)的意思:指风摇动树木使树叶掉落,比喻事物的变动、衰败。
追凉(zhuī liáng)的意思:追求凉爽的地方。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炎炎,诗人独处时的清凉追求与心灵的宁静。首句“三伏流金石,端居若探汤”以夸张的手法,形象地展现了夏季酷热难耐的景象,仿佛连石头都被热得如同沸腾的汤水一般。然而,身处其中的诗人却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仿佛置身于炎热之外。
接着,“古松摇落照,芒履促追凉”两句,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清凉感受。古松在阳光的照射下轻轻摇曳,芒鞋(草鞋)在行进中寻找着凉爽之地,这些细节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对清凉的渴望和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天壤知谁似,形骸亦自忘”则表达了诗人超越物质世界,达到心灵自由的状态。在广阔的天地间,似乎只有诗人能够体验到这种超脱的感觉,他的身体和心灵都仿佛融入了大自然,忘记了自我。
最后,“何须北窗下,始解到羲皇”一句,借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圣贤生活的向往。羲皇,即伏羲,传说中的古代圣王,象征着理想的生活状态。诗人认为,不必非要像古人那样生活在特定的环境中,只要心灵达到了某种境界,就能体验到与古人相似的宁静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夏日清凉的追求和内心世界的探索,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心灵自由的精神境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