箠笞动盈百,卒岁无领绨。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杨(bái yáng)的意思:指人的形象或事物的特征与白杨树相似,形容某人或某事物的特点鲜明、突出。
白日(bái rì)的意思:指白天、日间。也可用来形容事情明摆着的、显而易见的。
悲风(bēi fēng)的意思:形容悲伤凄凉的风声。
背弃(bèi qì)的意思:指出卖、背叛、抛弃。
北郭(běi guō)的意思:北郭是一个古代地名,用来比喻远离闹市的宁静之地。
薄暮(bó mù)的意思:指傍晚时分,太阳快要落山,天色已经暗下来的时候。
不能(bù néng)的意思:表示不行、不可以、无法等意思,强调做某事的限制或禁止。
螬蛴(cáo qí)的意思:形容人才济济,人才辈出。
长跪(cháng guì)的意思:长时间跪拜或下跪。
晨鸡(chén jī)的意思:早起的人
慈母(cí mǔ)的意思:慈母是一个表示母亲慈爱、关怀和无私奉献精神的成语。
东西(dōng xī)的意思:物品、事物
风起(fēng qǐ)的意思:指风开始刮起来,也比喻事情开始发生或情况开始变化。
风波(fēng bō)的意思:指风和波浪,比喻社会上的动荡和纷争。
高堂(gāo táng)的意思:指家庭的大厅,也泛指家庭。
骨肉(gǔ ròu)的意思:指亲属关系,比喻亲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孤儿(gū ér)的意思:没有父母或亲人的孩子。
郭门(guō mén)的意思:指家门、门户。也用来比喻一个家族或团体的门第、声誉。
黄齑(huáng jī)的意思:指粗劣、低劣的饭食或食物。
肌肤(jī fū)的意思:肌肤指皮肤,也用来形容关系密切、亲近无间的关系。
夹路(jiā lù)的意思:指两边都有人或事物夹击,使人无处可躲的局面。
荆榛(jīng zhēn)的意思:指荒芜荆棘丛生的地方,也用来比喻困难险阻的环境或情况。
伶俜(líng pīng)的意思:形容人的言谈举止机智敏捷。
履霜(lǚ shuāng)的意思:履行艰难的任务或冒险的行动。
鸣晨(míng chén)的意思:指鸟儿在清晨的时候鸣叫,比喻早晨的时候活动开始,也用来比喻新时代的开始。
皮骨(pí gǔ)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瘦弱、贫弱。
起骨(qǐ gǔ)的意思:指通过某种方式激起或唤起人们的斗志、勇气和热情,使其充满活力。
凄凄(qī qī)的意思:形容寂寞、凄凉、哀怨的样子。
弃置(qì zhì)的意思:抛弃、放下、不再使用或关心某物或某人。
气咽(qì yè)的意思:指因愤怒或气愤而无法说话或说不出话来
千秋(qiān qiū)的意思:千秋,指长久的时期或长远的未来。
千金(qiān jīn)的意思:千金指的是千两黄金,引申为财富、财产。
娶妻(qǔ qī)的意思:指男子婚娶妻子。
却立(què lì)的意思:指退让、让步。
冉冉(rǎn rǎn)的意思:指事物缓慢而持续地生长或变化的样子。
水泥(shuǐ ní)的意思:比喻稳定、团结的力量。
夙昔(sù xī)的意思:夙昔指从很早以前一直到现在的时间段,也指过去的事情或经历。
提携(tí xié)的意思:提携指的是给予帮助、支持和培养,使他人得以发展、进步。
田野(tián yě)的意思:指农田、农村。也可用来比喻广阔的领域或广阔的心胸。
无罪(wú zuì)的意思:没有罪行,无辜。
橡栗(xiàng lì)的意思:形容人的品德高尚、学问深厚,有修养和才华。
永永(yǒng yǒng)的意思:永远,长久,永恒
掌上(zhǎng shàng)的意思:掌上指的是手掌上面,形容事物非常小、轻巧或容易掌握。
咫尺(zhǐ chǐ)的意思:指距离非常近,形容事物或人之间的距离极短。
终朝(zhōng zhāo)的意思:终日,整天。
自陈(zì chén)的意思:自我表白或自述自己的情况
卒岁(zú suì)的意思:年底,年末。
罪过(zuì guò)的意思:指犯下的过错或错误行为,常用来表示对某人或某事的歉意或忏悔之意。
掌上珍(zhǎng shàng zhēn)的意思:比喻珍宝或宝贵的物品藏在掌心中,表示非常珍贵或宝贵。
- 鉴赏
这首《孤儿行》描绘了一个孤儿的悲惨命运,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孤儿在社会边缘挣扎求生的艰难。诗中以“步出北郭门”开篇,描绘了一幅荒凉的景象,荆棘与杂草夹道,预示着孤儿所处环境的恶劣。接着,“悲风起白杨,叶落何凄凄”,借自然界的凄凉景象,渲染了孤儿内心的悲痛。
诗人通过“道逢孤儿卧,肌肤若螬蛴”这一细节描写,直观地展现了孤儿身体的瘦弱和营养不良的状态。孤儿“伶俜瘦皮骨,却立忘东西”的形象,让人感受到其孤独无助的处境。面对诗人,孤儿“对我但长跪,气咽不能啼”,表现了他内心的痛苦和无奈,无法诉说的悲哀。
孤儿的自述揭示了他悲剧命运的根源——父亲再婚导致家庭变故,慈母被抛弃,孤儿从此陷入困境。他每日“终朝拾橡栗,薄暮餐黄齑”,生活艰辛,遭受鞭打,年复一年,日子在贫困中度过。诗中通过孤儿的遭遇,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以及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主题。
《孤儿行》不仅是一首对孤儿悲惨命运的同情之作,也深刻揭示了封建社会中贫富差距、家庭伦理等问题,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义。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窥见明代社会的一个侧面,感受诗人对于弱势群体深切的人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