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日烘云未作霞,好峰怯冷著轻纱。
- 拼音版原文全文
过 宁 国 县 宋 /杨 万 里 薄 日 烘 云 未 作 霞 ,好 峰 怯 冷 著 轻 纱 。绝 怜 山 色 能 随 我 ,政 用 花 时 不 在 家 。骑 吏 那 愁 千 里 远 ,牡 丹 各 插 一 枝 斜 。细 看 文 脊 空 多 肉 ,不 似 青 阳 看 九 华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在(bù zài)的意思:不在表示不在某个地方或不参与某个活动。
九华(jiǔ huá)的意思:形容人的容貌非常美丽动人。
牡丹(mǔ dān)的意思:比喻人才、美女等在某种环境下得以展露才华或美貌。
骑吏(qí lì)的意思:指宦官或官吏骑马行走,代表权力和威严。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青阳(qīng yáng)的意思:指年轻有为、有才华且有远大理想的人。
山色(shān sè)的意思:山的景色、山的颜色
细看(xì kàn)的意思:仔细观察或审视事物。
一枝(yī zhī)的意思:指独一无二的、与众不同的一支。
在家(zài jiā)的意思:指人在家中,不外出或不出远门。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途经宁国县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个人情感的流露。诗中运用了鲜明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的深厚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首句“薄日烘云未作霞”描绘了一幅淡雅的山光云影图景,阳光透过云层,尚未形成鲜明的霞光。接下来的“好峰怯冷著轻纱”则是对山色的细腻刻画,山色在凉意中显得格外清新,而“轻纱”一词,则增添了一种淡淡的忧郁感。
第三句“绝怜山色能随我”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深切喜爱和留恋之情,仿佛这些山色能够伴随他一起行走。紧接着的“政用花时不在家”则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似乎诗人在这美好的季节里,却不得不离家远行。
“骑吏那愁千里远”中的“骑吏”一词,通常指的是奔波于外的使者或官员,而“那愁”二字,则流露出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紧接着的“牡丹各插一枝斜”,则是诗人在远行中所作的点缀,似乎用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内心的不舍和留恋。
最后两句“细看文脊空多肉,不似青阳看九华”则是在赞美山色之余,对比了不同的景致。诗人细腻地观察着山脉,发现其间充满了丰润的生命力,而“不似青阳看九华”一句,则是对另一处风景的回忆和比较,显示出诗人的广博视野和深厚的情感积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致描写,以及个人情感的真挚流露,构建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同时也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百马图
史称陆牧二百蹄,此图所有今倍之。
人生得此不啻足,安用千户封君为。
水暖沙明芳草软,渴饮饥餐饱仍?。
骄飞相逐怒相踶,独树磨残午阴转。
想见开元汧渭閒,未刻未烙天真完。
奚官三年一度贡,龙䰇凤臆归帝闲。
吾闻一鹗空百鸷,百马群中岂无骥。
凭谁唤起九方歅,骊黄之外观其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