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飙忽(biāo hū)的意思:形容人或物快速变化、迅猛突然。
何为(hé wéi)的意思:指询问某事物的真正含义或定义。
候虫(hòu chóng)的意思:指眼泪一滴接着一滴地流下来,形容非常伤心或悲痛。
秋声(qiū shēng)的意思:指秋天的声音,比喻悲凉、寂寞的声音。
日月(rì yuè)的意思:指时间的长久或长远,也可表示情感的深厚或事物的永恒。
搔首(sāo shǒu)的意思:形容愤怒、焦虑或烦躁不安的样子。
商飙(shāng biāo)的意思:指商人的财富迅速增长,像飙升一样快速。
松篁(sōng huáng)的意思:形容人的品德高尚,心地慈善。
岁律(suì lǜ)的意思:岁月的规律或节奏。
向晚(xiàng wǎn)的意思:傍晚时分
须鬓(xū bìn)的意思:指胡须和鬓发,用以形容人的容貌逐渐苍老。
崦嵫(yān zī)的意思:指山势险峻,形容山高而险峻。
于征(yú zhēng)的意思:指出征、战争、攻打等行动。
- 翻译
- 秋季的凉风忽然吹起,昆虫发出悲凉的声音。
随着岁月接近年底,夕阳西下,仿佛在催促着时光的流逝。
已经感叹时光飞逝,只觉得自己的胡须和头发斑白了许多。
我抓头无措,只能任由松竹的沙沙声增添了秋天的寂寥。
- 注释
- 商飙:秋季的凉风。
序:季节转换。
候虫:秋天的昆虫。
凄以鸣:发出悲凉的声音。
岁律:一年的时节。
向晚:傍晚,年底。
崦嵫:古代神话中的西方山名,象征日落。
逼于征:逼近终点,即将消逝。
日月疾:时光飞逝。
但觉:只感到。
须鬓狞:胡须和头发斑白。
搔首:抓头,表示困惑。
何为:做什么。
松篁:松树和竹子。
助秋声:增添了秋天的声音。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曹勋的《山居杂诗九十首》中的第六十八首。诗中,诗人通过描绘秋季的景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商飙忽在序","商飙"指的是秋季的凉风,形象地展示了季节的转换;"候虫凄以鸣",候虫的哀鸣暗示了秋天的萧瑟与凄凉。"岁律念向晚","岁律"指岁月的运行,"向晚"则表示傍晚时分,暗含光阴荏苒之意。
"崦嵫逼于征","崦嵫"是古代神话中的日落之处,这里比喻时间紧迫,日暮西山,催人老去。"已叹日月疾",直接表达了对时光飞逝的惊叹。"但觉须鬓狞","须鬓狞"形容头发和胡须斑白,显得苍老,流露出诗人对青春不再的无奈。
最后两句"搔首欲何为,松篁助秋声",诗人抓头无策,只能任由松竹的瑟瑟秋声陪伴,进一步渲染了孤独与岁月的无情。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人生短暂,岁月如梭,富有哲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绝句
烂柯真诀妙通神,一局曾经几度春。
自出洞来无敌手,得饶人处且饶人。
读老子
言者不如知者默,此语吾闻于老君。
若道老君是知者,缘何自著五千文。
一世歌
人生七十古来少,前除幼年后除老。
中间光阴不多时,又有炎霜与烦恼。
花前月下得高歌,急需满把金樽倒。
世人钱多赚不尽,朝里官多做不了。
官大钱多心转忧,落得自家头白早。
春夏秋冬捻指间,钟送黄昏鸡报晓。
请君细点眼前人,一年一度埋荒草。
草里高低多少坟,一年一半无人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