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竹成行列,风吹几竿折。
沃土著深根,春来应再活。
百物(bǎi wù)的意思:指众多不同的事物、物品。
不消(bù xiāo)的意思:不需要,没有必要
不碍(bù ài)的意思:不妨碍、不阻碍、不影响
草木(cǎo mù)的意思:指人心惶惶,对一切事物都怀疑和恐惧,过分紧张的心理状态。
成行(chéng háng)的意思:指事物按照既定的规则、顺序进行,达到预期的目标或结果。
丛林(cóng lín)的意思:指密集的树木、灌木丛生的地方,也用来比喻纷杂复杂的事物。
那能(nà néng)的意思:表示事情的发生或结果完全不可能或不可能实现。
能不(néng bù)的意思:表示不可避免、难以避免。
飘飘(piāo piāo)的意思:形容轻飘飘的样子,如风吹草动。
淇园(qí yuán)的意思:指人才辈出,如园中的花朵一样美丽而繁盛。
荣枯(róng kū)的意思:指人事物的兴盛和衰败,荣华富贵和贫困困苦的对比。
生意(shēng yì)的意思:指商业活动、经营事务。
世事(shì shì)的意思:指世间的事情、事物。
天日(tiān rì)的意思:指阳光、光明之意,也用来形容人的光明前途或事物的发展前景。
天边(tiān biān)的意思:指远离自己所在地点的地方或事物。
土著(tǔ zhù)的意思:指某地区或某个民族的原住民。
沃土(wò tǔ)的意思:指肥沃的土地,比喻良好的环境或条件。
消歇(xiāo xiē)的意思:形容声音渐渐消失,消散无踪。
行列(háng liè)的意思:指人们按照一定的规则或次序排列或行进。
雨露(yǔ lù)的意思:雨露是指雨水和露水,比喻对人民的关怀、帮助和恩惠。
圆缺(yuán quē)的意思:指完整的圆形缺少一小部分,形容事物不完美或不圆满。
这首诗描绘了风吹竹林的情景,以及对自然界万物更迭的深刻思考。诗人以“万竹成行列”开篇,生动地展现了竹林的壮观景象。接着,“风吹几竿折”一句,巧妙地引入了自然界的脆弱一面,竹子在强风中折断,象征着生命的脆弱和无常。
“丛林影渐疏,不碍天边月”,竹林的阴影逐渐稀疏,但月亮依然明亮,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隐喻了即使面对困难与挫折,光明与希望仍然存在。诗人通过这一对比,表达了对生命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
“百物有荣枯,世事多圆缺”,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指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充满了变化与轮回,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这种对宇宙规律的洞察,体现了诗人深刻的哲学思考。
“况此草木俦,那能不消歇”,诗人将竹子与其他草木并列,强调了生命终将消逝的普遍性,无论是高大挺拔的竹子还是微小的草木,都无法逃脱自然法则的约束。
“沃土著深根,春来应再活”,即使竹子被风吹折,只要根基稳固,春天到来时仍能重新生长,这既是对生命力顽强的肯定,也是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寄托。
“飘飘雨露滋,生意谁能夺”,雨水和露水滋润万物,赋予生命以生机,即便是最微小的生命,也无法被剥夺生存的权利,体现了诗人对生命价值的尊重。
“淇园天日晴,重看飞绿雪”,最后两句描绘了一幅晴朗天空下的淇园景象,绿叶如雪般飘落,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生命循环往复的感慨。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生命、自然和宇宙规律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