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伦殿撰使安南便道还乡》
《送伦殿撰使安南便道还乡》全文
明 / 郑一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载笔螭头远,绥和里行

舟居南海便,衣袖锦袍轻。

铜柱将军约,沙堤宰相名。

何时混合法从蓬瀛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螭头(chī tóu)的意思:指人或事物出现问题、变故,表达出突然发生的意外情况。

法从(fǎ cóng)的意思:执法者依法行事,服从法律的约束。

何时(hé shí)的意思:何时表示询问时间,问什么时候。

混合(hùn hé)的意思:指不同的事物、成分、性质等混在一起,没有区分开来。

将军(jiāng jūn)的意思:指军队中的高级指挥官,也可用来形容勇敢、有能力的领导者。

锦袍(jǐn páo)的意思:锦袍是指华丽而显赫的衣着,比喻外表光鲜但内在空虚。

军约(jūn yuē)的意思:指军队之间所订立的约定或协议。

里行(lǐ xíng)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内具备专业知识和经验。

南海(nán hǎi)的意思:指南方的海洋,也可用来比喻广阔无边的事物。

蓬瀛(péng yíng)的意思:形容山水美丽、仙境般的景色。

沙堤(shā dī)的意思:形容沙子堆积而成的堤岸,比喻事物的积累或成就。

绥和(suí hé)的意思:绥和是一个动词短语,意思是安抚、调解矛盾,使局势平稳下来。

铜柱(tóng zhù)的意思:比喻坚固不倒的支撑物或人。

载笔(zǎi bǐ)的意思:用笔写字或画画。

宰相(zǎi xiàng)的意思:宰相指的是国家的最高官员,也可引申为权力最高的人。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郑一初所作的《送伦殿撰使安南便道还乡》。诗中描绘了使者出使安南的壮阔场景,以及对友人归乡的深切关怀与祝福。

首句“载笔螭头远”,以“载笔”形容使者肩负重任,以“螭头”象征其尊贵的身份,远行出使,既显使命重大,又寓旅程遥远。接下来“绥和万里行”,进一步强调了出使路程之长,以及和平友好的外交目的。

“舟居南海便”,点明使者乘坐船只,前往南海之滨的安南,这一细节不仅体现了地理环境的特点,也暗示了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与便捷。“衣袖锦袍轻”,通过服饰的描写,展现了使者出行时的庄重与优雅,同时也暗含了对友人旅途轻松愉快的美好祝愿。

“铜柱将军约,沙堤宰相名”,这两句运用典故,借以表达对友人的敬意与期待。铜柱将军与沙堤宰相,都是历史上著名的军事与政治人物,此处用以比喻友人,既是对友人身份与能力的肯定,也是对其未来成就的期许。

最后,“何时重混合,法从在蓬瀛”,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归来的期盼,以及对友人能够继续为国家与人民做出贡献的祝愿。其中,“重混合”可能寓意着友人归来后,再次成为国家与人民之间的重要纽带;“法从在蓬瀛”则寄托了对友人智慧与道德品质的高度赞扬,希望其能如同仙界的法门一样,引领世人向善。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出使过程的描绘,以及对友人归乡的深切关怀,展现了深厚的人文情怀与对友人的崇高敬意。

作者介绍

郑一初
朝代:明

广东揭阳人,字朝朔。弘治十八年进士。以病归,养晦紫陌山。有人持千金请为人说情,毅然拒之。后为监察御史,病中坚持听王阳明讲学,寻乞归卒。
猜你喜欢

戊戌岁暮

山市犹喧夕已曛,岁残人事各纷纷。

桥逢白鹤谈尧代,家乏黄羊似灶君。

逋客星霜容易改,草堂蟋蟀不堪闻。

嘉平欲向桃津问,何处骑茅上紫氛。

(0)

咏怀·其十五

巴讴彫季叶,冠佩委中州。

三荆狎齐盟,文圃滔横流。

邹鲁有典型,雅南昔垂旒。

胡为弃琴瑟,委巷矜嘲啁。

千龄鸾鹤姿,安足语蜉蝣。

掘井冀及泉,积累当成丘。

抚己渐薄劣,夙夜怀前修。

(0)

春兴·其十八

积雨空林烟火迟,百年世事不胜悲。

少陵老去忧多病,庾信哀时尚有词。

绿树碧檐相掩映,南园北第两参差。

平生家国萦怀抱,泪湿春衫鬓脚垂。

(0)

春兴·其十二

处处斜阳草似苔,天时人事日相催。

笼中娇鸟暖犹睡,山下碧桃春自开。

万里雄心摧说剑,百年多病独登台。

归家但革凌云赋,莫遣黄金谩作堆。

(0)

秋夜

阊阖吹秋到小楼,帘铃窗箔和飕飕。

寒生石磴露容湿,香护花阴烟态游。

烛秉绛光疑火杖,棋敲清韵当更筹。

凭栏何事久忘寐,为爱蟾辉白欲流。

(0)

答光公罗浮见奇

江城当细雨,接得远来书。

顶礼开缄读,言书直起予。

山川劳梦寐,契阔费居诸。

岂不羡飞鸟,乘风独不如。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章士钊 周笃文 张涤华 邓缵先 邵元冲 南怀瑾 李根源 张其锽 李四光 陈布雷 任援道 陶博吾 顾学颉 陈迩冬 吴梅 仇亮 王冷斋 陈衡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