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育王山放光松次钱少詹辛楣韵》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幢幢(chuáng chuáng)的意思:形容众多高耸的建筑物或树木。
梵天(fàn tiān)的意思:指佛教中的天界,也可用来形容非常高远的境界或者非常美好的事物。
毫光(háo guāng)的意思:指非常微小的光亮。
华盖(huá gài)的意思:指高官显贵的帐幕或帐篷,也形容权势显赫的人物。
化去(huà qù)的意思:消除、消失、改变
火石(huǒ shí)的意思:用来形容事情发展到一定程度,达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
劫火(jié huǒ)的意思:指火灾、灾难。比喻危险、困境或灾祸。
千年(qiān nián)的意思:指长时间,形容时间的长久。
舍利(shè lì)的意思:指佛教中的舍利子,也泛指宝贵的东西。
神物(shén wù)的意思:指神奇的物品或者具有非凡能力的物品。
世经(shì jīng)的意思:指世间的经验和智慧。
石鳞(shí lín)的意思:指石头上的鳞片,形容石头质地细密。
腾化(téng huà)的意思:形容火势旺盛,烟雾弥漫的样子。
玩世(wán shì)的意思: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不以为意,漠视世俗之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
-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蒋仁的《阿育王山放光松次钱少詹辛楣韵》描绘了一棵奇特的松树,形如华盖,枝干虬曲,仿佛翠色的伞盖横扫肩头。松树的光芒如同舍利显现,显示出其不凡的灵性;历经劫火,其皮质坚韧如石鳞,象征着长寿与坚韧。松树寓言般地见证了世间沧桑,曾在梁宋之间游历,如今蟠云而立,仿佛梵天长生。然而,诗人却担心这神异之物终将腾空而去,消失在两千年的时光里。整体上,此诗以松树为载体,寄寓了对岁月流转和物换星移的感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