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朝常(cháo cháng)的意思:指日常生活中的常规、常见的事物或行为。
辰牌(chén pái)的意思:指官府、机关的公文、公文信函。
传呼(chuán hū)的意思:传呼是指通过传递信息的方式传递消息,类似于现代的传真或短信。它强调了信息的传递速度和效率。
三点(sān diǎn)的意思:指时间的早晨,也可表示时间的临近。
思政(sī zhèng)的意思:
谓思行善政。 汉 王充 《论衡·感类》:“ 太戊 思政,桑穀消亡。”《隋书·循吏传·柳俭》:“时 高祖 初有天下,励精思政,妙简良能,出为宰牧。”
天子(tiān zǐ)的意思:指君主、皇帝,也用于比喻权力至高无上的人。
退朝(tuì cháo)的意思:指皇帝或高官下朝,结束一天的政务工作。
五更(wǔ gēng)的意思:指天亮前的最后一刻,也指深夜。
御路(yù lù)的意思:指驾驭、掌控、管理事物,引申为处理事务得当、有条不紊。
宰相(zǎi xiàng)的意思:宰相指的是国家的最高官员,也可引申为权力最高的人。
政理(zhèng lǐ)的意思:政理指的是政治和治理,是指对政治事务的处理和管理。
- 注释
- 五更三点:清晨非常早的时候。
御路:皇帝专用的道路。
宰相:古代朝廷中的高级官员,负责辅佐君主处理政务。
天子:皇帝。
思政理:考虑国家政事。
退朝:结束朝会。
过辰牌:超过辰时(上午七点到九点)。
- 翻译
- 五更三点时分宫门开启,皇帝的命令沿御道传达给宰相。
天还没亮,皇帝就思考着政务,退朝常常是在辰时之后。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宰相在凌晨五更时分即开门办公,展现了其勤政的品质。诗人通过“御路传呼”这一细节,强调了宰相地位之尊贵,以及朝廷对其早朝工作的重视。而“天子未明思政理”,则是对皇帝勤于国事的赞美,暗示着上下之间共同的责任与使命。“退朝常是过辰牌”表达了宰相即便是回家也往往在午时之后,意味着其工作之繁重和日程之紧凑。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宋代官员的勤勉风貌,以及朝廷上下共同为国事操劳的精神面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溪堂春日即事
抵是此溪山,须将旧眼看。
鸥飞绿不染,鸟没翠如攒。
雨过岩峦净,潮来天地宽。
莫浮茅屋去,犬吠拍栏干。
挽吕秘书
玉阶空忆去,破屋古梅旁。
犹讶黯言直,不磨迁史良。
葵心犹白发,槐梦落黄粱。
最后龙门客,恩深涕泗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