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正月十一日山中见月》
《正月十一日山中见月》全文
明 / 庞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元宵开此夕,里社始悬灯。

岂识常明照,还当最上层

清光瞻兔腹,梵语净伽楞。

适意吟弄逍遥大鹏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大鹏(dà péng)的意思:形容志向远大,抱负雄心壮志。

梵语(fàn yǔ)的意思:指印度的宗教语言梵文,也泛指印度的古代语言。

里社(lǐ shè)的意思:指内部的组织或团体。

明照(míng zhào)的意思:明亮的照射,指明确而清楚地表达或揭示某种事物。

清光(qīng guāng)的意思:指光亮、明亮

上层(shàng céng)的意思:指社会中地位高、权力大的人群或阶层。

适意(shì yì)的意思:指符合自己的心意,使人感到满意、舒适的意思。

逍遥(xiāo yáo)的意思:形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无所羁绊。

意归(yì guī)的意思:指心意回归本真,回到最初的状态。

吟弄(yín nòng)的意思:指用优美的声音或音乐演奏、吟唱,以表达情感或引起他人的共鸣。

元宵(yuán xiāo)的意思:指在元宵节吃元宵,也比喻事物的本质或根源。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庞嵩的《正月十一日山中见月》描绘了元宵节夜晚山中的独特景象。首句“元宵开此夕”点出时令,元宵节的夜晚来临,接着“里社始悬灯”写出了城乡社区开始张灯结彩的热闹场景。诗人以“岂识常明照,还当最上层”表达了对明亮月光的赞美,暗示月亮犹如长明之灯,照亮了山间的最高处。

“清光瞻兔腹”运用了兔影投射在月面的典故,形象地描绘了月色的清澈,而“梵语净伽楞”则可能借用了佛教术语,增添了神秘和宁静的氛围。最后两句“适意归吟弄,逍遥寄大鹏”传达出诗人悠然自得的心情,他沉浸在月夜的诗意中,仿佛与大鹏鸟一同逍遥自在。

整首诗通过描绘元宵月夜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内心的宁静,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庞嵩
朝代:明   字:振卿   籍贯:广东南海

庞嵩,字振卿,学者称弼唐先生,广东广州府南海县张槎弼唐村人(今属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举人,后任应天府通判,代理府尹八年。后任南京刑部员外郎,升郎中。调任云南曲靖知府,晚年受聘至西宁县(今郁南)讲学,培养生员不少。著有《太极解图书解》、《弼唐遗言》和《弼唐存稿》。
猜你喜欢

行路难七首·其二

君不见草木荣复彫,青青摧折风霜朝。

人生寓一世,何异石火飞流猋。

贵贱寿夭百年殊,死者前后孰可逃。

当年称意即可乐,烹羊炰羔召同僚。

莫令閒虑损汝神,未老面黧毛发焦。

冈头松柏多高坟,声誉俱逐尘壤消。

令人及此意沈菀,上堂鼓瑟歌诗谣。

(0)

并州寒食

梦入故园千里远,觉来寒食在并州。

垂杨不是相思树,那得花开便白头。

(0)

同王六入西山寻白云僧

秋山晚苍苍,引兴白云际。

方闻出谷钟,未返沿源骑。

跻攀霁心目,始到三摩地。

苔色阴际寒,松声静中细。

空僧此岩栖,心寂迹如寄。

经诵有时閒,了了见山翠。

抱琴者谁子,夙性贪幽致。

云卧复何为,冰弦写秋意。

西峰倏含景,石榻又假寐。

身寄孤鹤巢,梦如幽兰气。

夜分气候白,隐隐月初至。

阳涧澹空明,阴林破深邃。

久怀缁锡邻,颇与云山契。

章甫如可投,期君访灵异。

(0)

十二月乐章·其四四月

碧云屯午风熏熏,五弦曲奏玄霜纹。

湘皋野龙拔新玉,拥鳞健角萧萧绿。

蕙香小妓扇轻罗,半掩樱唇试新縠。

金丸落落弦红脂,石池青钿溢碧漪。

(0)

过扬州二首·其一

江上垂杨覆白蘋,斜阳啼鸟断吟魂。

朱楼翠箔金何在,一带寒城锁暮云。

(0)

送乡友王俊杰南归四首·其三

白云狼藉旧林丘,旃泊天涯十五秋。

壮气崆峒三尺剑,浮生滟滪一扁舟。

栖栖无乃骥伏枥,郁郁有如鱼中钩。

造物倘于人借便,掉头卸却虱兜鍪。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