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阶林影薄,拂水翠云低。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翠云(cuì yún)的意思:形容山峦重叠、云雾缭绕的景象。
高节(gāo jié)的意思:指高尚的品德和正直的行为。
汗青(hàn qīng)的意思:指历史。
乐府(yuè fǔ)的意思:指古代宫廷中负责作乐、歌咏的官署,也泛指古代作乐、歌咏的集体或地方。现在用来形容歌咏或作诗的地方。
伶人(líng rén)的意思:指有才艺、能歌善舞的人,也用来形容聪明、机智的人。
清风(qīng fēng)的意思:指清新、舒适的风。比喻清新的气息或环境。
荏苒(rěn rǎn)的意思:指时间过得很快,转瞬即逝。
夕阳(xī yáng)的意思:夕阳是指太阳在西方下山的时候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人的晚年或事物的衰落阶段。
犹可(yóu kě)的意思:还可以;尚可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竹子在夕阳西下的环境中生长的景象,充满了深沉而宁静的氛围。首句“汗青犹可俟”可能暗喻历史的记录与传承,引出对时间流逝的思考。接着,“荏苒夕阳西”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更迭,夕阳的余晖为画面增添了一抹温暖而略带忧伤的色彩。
“高节含新箨,清风满旧溪”两句,通过“高节”和“清风”来赞美竹子坚韧不拔的品质和清雅脱俗的气质。新笋(箨)的生长象征着新生与希望,而清风则赋予了环境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这两句不仅描绘了竹子的外在美,也寓意了内在的精神价值。
“扫阶林影薄,拂水翠云低”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和谐。竹林的阴影在地面上显得轻薄,仿佛是时间的痕迹;水面被竹叶轻轻拂过,翠绿的云影似乎也低垂下来,与竹林相呼应,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
最后,“会入伶人采,凭添乐府题”表达了这首诗可能会成为音乐或文学作品的一部分,进一步延伸了竹子及其所代表的意象的意义,使之超越了单纯的自然景观,成为文化与艺术的素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竹子生长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思的融合,表达了对生命坚韧与自然和谐的赞美,以及对时间流转与文化传承的深邃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由竹溪至梅溪偶成
出门怀清旷,入舟苦炎炽。
皇天从人欲,飞雨飒然至。
风吹波上寒,凄其感秋气。
暝投山僧眠,复得清净地。
舟人候明发,徒侣不得迟。
溯流多杜渚,篙楫颇告瘁。
虽微三巴险,事与五盘异。
闻昔天目顶,灵物久潜閟。
一朝赴大壑,怒折崖谷碎。
回头顾其儿,首尾屡相值。
至今此溪水,斗折七十二。
世远众喧传,茫昧竟谁识。
但欣秋涛壮,水物俱得志。
我何惮行役,沿洄领佳致。
鸥凫泛淡滥,蒲柳蔚苍翠。
人烟乱余集,茅屋若棋置。
之子住河漘,相望劳梦寐。
每怨川无梁,握手今可跂。
忆昨访我初,茅斋夜深闭。
扣门满衣雪,僵立不得跪。
移灯具鸡黍,浊酒寒不醉。
同来郑广文,清瘦凛欲睡。
绝胜王猷戆,返棹何太易。
兹行冒暑雨,古礼尚报施。
逝将㰕轻桡,待子思共济。
散发乘长流,垂竿钓清泚。
虚舟纵超越,万里谁能系。
恐此未易期,临川一长喟。
《由竹溪至梅溪偶成》【元·张羽】出门怀清旷,入舟苦炎炽。皇天从人欲,飞雨飒然至。风吹波上寒,凄其感秋气。暝投山僧眠,复得清净地。舟人候明发,徒侣不得迟。溯流多杜渚,篙楫颇告瘁。虽微三巴险,事与五盘异。闻昔天目顶,灵物久潜閟。一朝赴大壑,怒折崖谷碎。回头顾其儿,首尾屡相值。至今此溪水,斗折七十二。世远众喧传,茫昧竟谁识。但欣秋涛壮,水物俱得志。我何惮行役,沿洄领佳致。鸥凫泛淡滥,蒲柳蔚苍翠。人烟乱余集,茅屋若棋置。之子住河漘,相望劳梦寐。每怨川无梁,握手今可跂。忆昨访我初,茅斋夜深闭。扣门满衣雪,僵立不得跪。移灯具鸡黍,浊酒寒不醉。同来郑广文,清瘦凛欲睡。绝胜王猷戆,返棹何太易。兹行冒暑雨,古礼尚报施。逝将㰕轻桡,待子思共济。散发乘长流,垂竿钓清泚。虚舟纵超越,万里谁能系。恐此未易期,临川一长喟。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70067c6a03cbffe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