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发(bái fà)的意思:指白色的头发,也用来形容年老。
尘鞅(chén yāng)的意思:指世俗的名利、虚荣的事物。
成物(chéng wù)的意思:指具备特定条件或经过特定过程后才能形成的事物
独客(dú kè)的意思:指一个人独自旅行或居住在外地,没有伴侣或家人陪伴。
光景(guāng jǐng)的意思:形容景象、状况或情况。
宦情(huàn qíng)的意思:指官场上的情感纠葛或感情纠葛。也可指官员的情感世界。
青山(qīng shān)的意思:指山脉或山岭,也可用来形容山色葱翠、景色美丽。
鹊声(què shēng)的意思:指喧闹嘈杂的声音。
日落(rì luò)的意思:日落,太阳从地平线下降,天色渐暗的现象。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事物或人的衰落、结束或消亡。
三春(sān chūn)的意思:指春天的三个月,比喻事物兴盛的时候。
声频(shēng pín)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名声迅速传开,声誉大增。
私我(sī wǒ)的意思:指个人私心、自私的行为或思想。
外身(wài shēn)的意思:指外表、外貌。
物外(wù wài)的意思:超越尘世的境界,指人们追求超脱物质欲望的心境。
真成(zhēn chéng)的意思:真实地成为,完全成为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在播川驿中闲坐的情景,表达了其对官场生涯的厌倦与对自然山水的向往之情。
首联“宦情愁独客,光景过三春”,开篇即点出诗人作为官场中人的孤独与愁苦,以及时光匆匆流逝的感慨。宦途的艰辛与孤独感,随着春光的流逝愈发强烈,透露出诗人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颔联“白发不私我,青山常对人”,运用对比手法,将个人的衰老(白发)与永恒的自然(青山)进行对比,表达了对时间无情和自然永恒的深刻思考。白发象征着岁月的无情,而青山则代表着自然的永恒不变,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颈联“地偏尘鞅少,日落鹊声频”,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在之地的宁静与远离尘嚣的环境。地偏之处,尘世的纷扰得以减少,日落时分,鹊声频传,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生机勃勃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内心寻求宁静与和谐的愿望。
尾联“人坐能忘此,真成物外身”,总结全诗,表达了诗人通过内心的平静与外界的和谐达到一种超脱世俗的状态。坐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仿佛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成为了真正的“物外之人”,即超越了物质世界与世俗束缚的存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对自然美的向往以及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状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