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窗拾轻煤,佛帐扫馀馥。
墨坚人苦脆,未用叹不足。
不足(bù zú)的意思:不值得惊奇或不足以引起注意
草木(cǎo mù)的意思:指人心惶惶,对一切事物都怀疑和恐惧,过分紧张的心理状态。
痴人(chī rén)的意思:指愚蠢、糊涂的人。
虫鱼(chóng yú)的意思:指微小而无足轻重的事物或人。
东山(dōng shān)的意思:指避难、躲藏。
腐朽(fǔ xiǔ)的意思:指事物因久而失去新鲜、活力,变得陈旧、堕落。
南山(nán shān)的意思:指的是南方的山,也可泛指高山。
且当(qiě dāng)的意思:表示暂且、暂时。用于表示现在的情况、状态或行动是暂时的,未来可能会有变化。
轻煤(qīng méi)的意思:形容人轻浮、不认真
三千(sān qiān)的意思:形容非常多,数量巨大。
辛勤(xīn qín)的意思:用于形容勤奋努力工作的状态或态度。
一寸(yī cùn)的意思:指极短的距离或极小的程度。
三千牍(sān qiān dú)的意思:形容文章或书信极多。
这首小诗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一首作品,它反映了诗人对于笔墨的珍视以及对生命和艺术创造的态度。诗中“书窗拾轻煤,佛帐扫馀馥”两句描绘出诗人在书房内细心地收集烟煤、清理佛前的尘埃,这些都是制作精美笔墨所必需的材料,表现了诗人的勤勉与对艺术的执着。
“辛勤破千夜,收此一寸玉”表达了诗人付出极大努力去寻求和创造完美艺术品的决心。这里的“一寸玉”可能是指用这些材料精制而成的笔墨,它如同珍贵的一寸玉石。
“痴人畏老死,腐朽同草木”则透露出诗人对于生命易逝、物质毁坏的忧虑和对抗,这也是古代文人常有的主题。
“欲将东山松,涅尽南山竹”两句中,通过东山松与南山竹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希望用坚韧不拔的笔墨去描绘出如松竹般坚强和永恒的事物,这也映射出诗人对艺术作品长存的愿望。
“墨坚人苦脆,未用叹不足”一句则是说尽管目前手中的墨质地好,但对于追求完美的苏轼来说,还觉得不够理想,因为他知道人的生命脆弱,不足以完成所有的艺术追求。
最后两句“且当注虫鱼,莫草三千牍”表达了诗人在现实中应当关注身边的小事(如养殖虫鱼),不要过于追求那些高远而遥不可及的目标(即那三千卷书)。
这首小诗通过对笔墨材料的珍视和艺术创作过程的细致描写,体现了苏轼对于生命、艺术与时间的深刻思考。
北楼千尺午犹寒,冉冉飞尘不可干。
横望沧溟了无际,贵人休向画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