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薜萝(bì luó)的意思:指藤本植物的一种,比喻人或事物的形象美丽而娇嫩。
长日(cháng rì)的意思:时间长,指日子过得很慢或很长久。
陈俎(chén zǔ)的意思:指陈设盛满美食的案几,比喻高官厚禄的生活。
驰檄(chí xí)的意思:指急速传递消息或呼吁。
盗寇(dào kòu)的意思:指盗贼、强盗。
频年(pín nián)的意思:频繁地、屡次地、连年地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山县(shān xiàn)的意思:指被山峰包围、环绕的县城或地区。
使者(shǐ zhě)的意思:指派出去传递消息或执行任务的人。
失喜(shī xǐ)的意思:失去喜悦或失去快乐的心情。
闻说(wén shuō)的意思:听说;听闻
弦歌(xián gē)的意思:形容音乐声或歌声悠扬动听。
诸生(zhū shēng)的意思:指众多的学生或学者。
俎豆(zǔ dòu)的意思:指古代祭祀时摆放在祭坛上的肉食和豆子,比喻人们为了争夺利益而互相争斗。
- 鉴赏
这首诗是明朝诗人刘崧所作的《赠蓝山赵教谕》。诗中表达了对蓝山县局势的关注和对赵教谕的敬意。首句“闻说蓝山县”以听说的方式引入,暗示了地方可能存在的隐忧;“宫墀暗薜萝”描绘了一幅宫殿角落蔓藤丛生的画面,暗喻朝廷对基层治理的疏忽或地方动荡。
接下来,“频年虞盗寇”直接点出蓝山常年遭受盗贼侵扰的问题,显示出当地社会不安定。“长日罢弦歌”进一步强调了百姓生活不得安宁,连日常的娱乐活动都难以进行。“使者先驰檄”描述了朝廷派遣使者紧急传达命令的情景,显示出对问题的重视和应对措施的启动。
“诸生暂负戈”写学生们放下书本拿起武器,反映了民间力量也被动员起来参与防御。“终然陈俎豆”则转而表达对恢复正常教育秩序的期待,希望能尽快恢复祭祀和教育活动,体现出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最后两句“失喜问如何”流露出诗人对赵教谕能否在这样的环境下顺利开展工作的关心和询问,表达了对赵教谕能力的肯定以及对未来的担忧和期待。整首诗情感深沉,寓含对地方治理和社会稳定的深深关切。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