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隐纪咏四十八首·其十二传经轩》全文
- 翻译
- 香烛对着清晨点燃,细微的话语中寻求指引。
所敬仰的老师并非只传授知识,他们的教诲如同崭新的手泽让人铭记。
- 注释
- 香炷:点燃的香和蜡烛,用于祭祀或仪式。
清晨:早晨刚起床的时候。
微言:含蓄而重要的言语。
问津:寻求指导或建议。
所师:尊敬的老师。
非传癖:不仅仅局限于传授知识。
手泽:亲手写下的文字或物品,这里指老师的教诲。
仰如新:像对待新鲜事物一样尊敬和珍视。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镃的作品,收录在他的《桂隐纪咏四十八首》中。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是在早晨时分,对着香炷沉思,心中有所感悟,想要询问某种知识或智慧的源头。"微言得问津"表达了他对知识渴望和探求的态度。
"所师非传癖"一句,说明作者学习的对象不是那些陈旧的、被反复传承的东西,而是新鲜的、有价值的知识。这也体现了作者不满足于既有的知识体系,追求创新和突破的精神状态。
"手泽仰如新"则描绘了一种场景,可能是在书房或学习的地方,作者的手泽(即从事文字的劳动所留下的墨迹、纸张等)像是新的、清新的,这也许象征着作者对于知识的追求总是充满热情和活力。
整首诗通过对香炷的沉思和对知识的渴望,展现了作者追求学问、探索真理的坚定态度,以及他对于新知、新智慧的不懈追求。张镃在这首诗中,以简洁优美的语言,表达了一种超越传统、不断创新求真的学术精神。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