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班声(bān shēng)的意思:指鸟类的鸣叫声,引申为各种声音。
冠裳(guān cháng)的意思:指穿上礼服或华丽的服饰,表示正式或庄重。
何事(hé shì)的意思:表示问原因,询问事情的缘由。
警场(jǐng chǎng)的意思:警场指的是警察培训学校或警察工作的场所。
君王(jūn wáng)的意思:指君主,也用来形容权力极大的人。
佩环(pèi huán)的意思:戴在腰间的环,用来佩带物品。比喻有所依附或有所保护。
小次(xiǎo cì)的意思:次要的、小事一桩
严更(yán gēng)的意思:指严格检查和监督,特别是在夜间时进行。
玉立(yù lì)的意思:形容人的姿态美丽、挺拔。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宫廷中祭祀活动的庄严与肃穆氛围。首句“班声催急尽冠裳”,生动地展现了祭祀前准备工作紧张而有序的场景,班声即为古代仪式中的特定声音,催促着人们迅速整理衣冠,准备参与祭祀。接着,“尚听严更转警场”一句,通过“严更”(深夜时分)和“警场”(警戒之地)的描述,进一步渲染了仪式的庄重与神秘感,暗示了祭祀活动在夜深人静之时进行,增加了仪式的神圣性。
后两句“何事君王虚小次,佩环垂玉立寒霜。”则转向对君王行为的反思与质疑。这里的“小次”可能指的是祭祀时君王所处的位置或仪式中的某个环节,而“虚”字则表达了某种空洞或不实之意。诗人通过这一疑问,探讨了君王在如此庄严的仪式中是否真正投入,是否理解并尊重这些传统习俗的深层意义。同时,“佩环垂玉立寒霜”形象地描绘了君王佩戴玉饰,立于寒冷霜冻之中,既表现了君王的尊贵与威严,也暗含了对君王应有作为的期待与敬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设问,不仅展现了古代祭祀活动的庄重与神秘,也蕴含了对君王角色与责任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对于社会伦理与文化传统的关注与反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