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眠夜后多因月,扫地春来祗藉风。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红旗(hóng qí)的意思:红旗一般指代具有象征意义的旗帜,代表着某种政治、宗教、组织或团体的特定信念、理念或目标。
孔明(kǒng míng)的意思:指智慧超群的人,也可以表示聪明才智出众的人。
墙东(qiáng dōng)的意思:指靠近墙壁的一侧,比喻保守、守旧、不开明的思想观念或态度。
青草(qīng cǎo)的意思:指年轻人或者未经世事的人。
驱战(qū zhàn)的意思:指驱赶战争,使战争结束。
三尺(sān chǐ)的意思:三尺是指长度为三尺的物体,用来形容某人或某物的身高或高度。
扫地(sǎo dì)的意思:指清理、整理、打扫地面。也比喻清除污秽、整顿秩序。
生计(shēng jì)的意思:
◎ 生计 shēngjì
(1) [means of livelihood]∶谋生的办法
教育是为生活而不仅仅为生计作准备,是为生存而不是为谋生作准备
(2) [living]∶生活的状况
但伙计本非仇敌,生计艰难,要求提高待遇,也正是人情之常。——柯灵《遥夜庥》
(3) [plan] ∶谋划;产生计策
事生谋,谋生计。——《鬼谷子》衰翁(shuāi wēng)的意思:指年老体衰的人。
仙去(xiān qù)的意思:指仙人离去,形容人去世或离开。
有何(yǒu hé)的意思:询问原因或目的。
战士(zhàn shì)的意思:指参加战争并勇敢作战的人,也泛指为了某种事业而奋斗的人。
指踪(zhǐ zōng)的意思:追踪、寻找线索或痕迹。
子房(zǐ fáng)的意思:指妻子的房间,也用来形容妻子的美貌。
三尺僮(sān chǐ tóng)的意思:指年幼的孩子。
- 注释
- 生计:生活。
唯:只。
三尺僮:小孩。
贤者:贤能的人。
隐:隐居。
照眠:照亮睡眠。
夜后:夜晚之后。
多因月:常常因为月光。
藉:借助。
红旗:红色旗帜。
驱:引导。
战士:士兵。
衰翁:老翁。
子房:张良(古代名士)。
仙去:去世。
孔明:诸葛亮。
解指踪:理解他们的踪迹。
- 翻译
- 生活全靠这三尺孩童陪伴,模仿贤者在东墙边隐居。
夜晚的睡眠常常被月光唤醒,春天的打扫只借助微风之力。
四处飘扬的红旗引导着战士们,满园青草陪伴着年迈的老人。
张良仙逝后诸葛亮也去世,还有谁能理解他们的踪迹呢?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逸生活的宁静与自在,以及对历史英雄的怀念和思考。"生计唯将三尺僮"表明诗人以编织为生,简单而不奢侈;"学他贤者隐墙东"则是说诗人效仿古代贤者选择了隐居的生活。
"照眠夜后多因月"和"扫地春来祗藉风"这两句写出了诗人的日常生活,夜晚借着月光入睡,清晨起来扫地,感受着春天带来的微风。这里流露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安详心态。
"几处红旗驱战士,一园青草伴衰翁"则是对比鲜明的一笔,红旗下的战士与诗人自己在一园青草中度过时光,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种对比不仅映射出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局势,也反映了诗人对于战争与和平生活的深刻感受。
最后两句"子房仙去孔明死,更有何人解指踪"中,"子房"指的是诸葛亮的字,"孔明"则是他的别称。 诗人通过提及这位三国时期的名相,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怀念之情,同时也透露出对于当下能否再现如此英杰人物的疑问。
整首诗流露出的既是一种隐逸生活的自在与超脱,也有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现实的无奈感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月夜渡清流关
壁立万仞清流山,横截万古清流关。
人间险固不可少,老天生此青孱颜。
平生细读五朝史,柴郎亦是奇男子。
斩关缚取二将军,点捡真人入驱使。
我来吊古当穷冬,阴崖草木号天风。
当时战处杳无迹,惟有明月留山中。
圣代车书会同久,此地无劳置官守。
长歌一曲下关来,夜市还沽酿泉酒。
武昌太守行送秦廷韶考最南还
巍巍武昌城,屹立江汉隅,中有太守专城居。
太守北来江水寒,正直不忧行路难。
太守南归春已老,一道欢声动鱼鸟。
武昌城中官长多,能事不受相撝诃。
终岁足鱼米,父老歌逶迤。
人言太守能赋诗,太守不似元微之。
江城坐治已閒暇,一篇往往传京师。
古来儒吏亦何有,今见风流武昌守。
相逢一别会何时,目送飞鸿过樊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