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娃出户筠筐随,琇子穿环帕裹颐。
经丝易脆纬丝柔,裂指犹嫌䌟不速。
北里(běi lǐ)的意思:指离开自己的家乡或原来的地方,迁往别处。
不速(bù sù)的意思:指未经邀请或不速之客突然出现,形容来访者的到来让人感到突然、意外或不便。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采葛(cǎi gě)的意思:指人们从事农田劳动,收获丰富。
春服(chūn fú)的意思:指春天穿的衣服,比喻物品或事物的更新换代。
春风(chū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在顺利、得意的时候的心情愉快。
东邻(dōng lín)的意思:东方的邻居或邻国。
歌舞(gē wǔ)的意思:形容欢乐繁盛,喧闹热闹。
葛藤(gé téng)的意思:比喻事物纷乱、错综复杂,难以解开。
公府(gōng fǔ)的意思:公府指的是官府、政府机关的意思。
归公(guī gōng)的意思:归还给公家,归还给公众。
良苦(liáng kǔ)的意思:指良苦的心情或艰辛的努力。
邻女(lín nǚ)的意思:指邻居家的女儿,也比喻邻近的女子。
流黄(liú huáng)的意思:形容大量的黄沙流动,比喻人世间的繁华景象短暂而虚幻。
罗裳(luó cháng)的意思:形容衣袂飞舞的样子,也用来形容盛装华丽的服饰。
明日(míng rì)的意思:指事物的光辉或美好只是短暂的,转瞬即逝。
女伴(nǚ bàn)的意思:女性伴侣或陪伴的女性朋友
凄凄(qī qī)的意思:形容寂寞、凄凉、哀怨的样子。
山采(shān cǎi)的意思:山中采集
深山(shēn shān)的意思:指远离尘嚣、人迹罕至的山区。
输租(shū zū)的意思:输租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表示亏损、赔本的意思。
吁嗟(yù jiē)的意思:表示叹息、慨叹、感叹或唏嘘,形容人们的情绪或心情低落或失望。
轧轧(yà yà)的意思:形容车辆行驶时的声音。
织成(zhī chéng)的意思:指通过努力和刻苦工作,把事情或计划完成。
杼轴(zhù zhóu)的意思:杼轴是指纺织工具中的纺轴和纺杼,比喻人的心思、计划或事物的中心。
这首《蛮娃曲》描绘了明代南方农村少女采葛织布的生活场景,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
首句“蛮娃出户筠筐随”,形象地展现了采葛少女手持竹筐出门的情景,生动地勾勒出她们勤劳的身影。接着,“琇子穿环帕裹颐”一句,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少女们在额头佩戴装饰物的习俗,体现了她们对美的追求与生活情趣。
“东邻女伴竞相逐,四月深山采葛时”两句,描绘了少女们结伴而行,共同参与采葛活动的场景,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和谐与欢乐。四月正是采葛的好时节,少女们忙碌而快乐地穿梭于山林之间。
接下来,“葛叶凄凄葛藤绿,挼葛为丝给春服”两句,细腻地描绘了采回葛叶后,少女们将其揉捻成丝的过程,展现了她们精湛的手艺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葛布是当时人们的主要衣料,少女们亲手织就的衣物,既实用又充满情感。
“经丝易脆纬丝柔,裂指犹嫌䌟不速”两句,通过对比经丝与纬丝的特点,以及少女们在织布过程中的艰辛,表达了对她们勤劳与坚韧精神的赞美。即使手指因长时间工作而裂开,也难以满足她们对织布速度的追求。
“破窗风急寒灺生,流黄轧轧无停声”两句,描绘了织布过程中环境的艰苦与织机的繁忙景象。破窗暗示了家庭条件的简陋,但即便如此,少女们仍坚持劳作,织机的“轧轧”声象征着她们不懈的努力。
“织成未敢问刀尺,明日输租应到城”两句,揭示了少女们织好的布料最终将用于缴纳赋税,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农民生活的艰辛与无奈。尽管她们辛勤劳作,但成果往往被官府所剥夺。
最后,“到城杼轴归公府,吁嗟蛮娃亦良苦”两句,表达了对少女们的同情与感慨,同时也揭示了封建社会下农民生活的苦难。而“君不见北里春风歌舞人,曲罢罗裳弃如土”则以对比手法,讽刺了富贵人家的奢侈生活与少女们的辛酸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歌的社会批判意味。
整首诗通过对少女采葛、织布、缴纳赋税等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明代南方农村少女勤劳、坚韧的形象,同时也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与不公。
一身去中原,万里投南诏。
敢辞瘴疠入,得匪神明诮。
精忠胆弗渝,日月谅能照。
生还讵无期,老学益自劭。
亲知念行役,执酒请予釂。
毋为临岐恻,但作出门笑。
踟蹰城西路,指点云外峤。
有诗频寄君,尽写所历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