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遨头(áo tóu)的意思:自由自在地行动或思考,不受拘束
不妨(bù fáng)的意思:表示可以毫不拘束地做某事,没有什么妨碍或顾虑。
插花(chā huā)的意思:比喻在已有的基础上添加额外的装饰或修饰。
春声(chūn shēng)的意思:春天的声音,指春天来临的迹象或春天的气息。
飞雨(fēi yǔ)的意思:形容雨势非常大,如同飞翔一般。
后车(hòu chē)的意思:指在某种事物或趋势之后,跟随而来的人或事物。
烂漫(làn màn)的意思:形容色彩鲜艳、美丽多姿的景象或气氛。
廉纤(lián xiān)的意思:指非常廉洁、纯洁的品质和行为。
两行(liǎng xíng)的意思:指文学作品、诗词歌赋的行数。
三百(sān bǎi)的意思:指数量众多,形容数量或程度非常大。
叹息(tàn xī)的意思:
[释义]
(动)〈书〉叹气。
[构成]
动宾式:叹|息
[例句]
说到伤心处;她叹息不止。(作谓语)
[同义]
叹气嬉游(xī yóu)的意思:指玩耍游乐。
熊罴(xióng pí)的意思:指勇猛、威猛的样子,也指勇猛的武力。
夜气(yè qì)的意思:指夜晚的气候或气氛。
莺燕(yīng yàn)的意思:形容春天来临时,鸟儿飞舞的景象。
自是(zì shì)的意思:自然是如此,毫无疑问
- 翻译
- 细雨纷飞是为了谁而停下,明亮的灯笼却始终未收起。
即使一年中没有多少叹息,五夕节时也能尽情嬉戏游玩。
后方车辆中的鸟儿发出轻柔的春鸣,前方骑行者带来夜晚的雄壮气息。
两排红色的灯笼有三百多盏,人们手持鲜花和美酒跟随队伍前行。
- 注释
- 廉纤:细小。
飞雨:飘落的雨点。
为谁休:为何停止。
烂漫:繁多且灿烂。
悬灯:悬挂的灯笼。
总未收:一直未收起。
自是:本来就是。
无叹息:没有叹息。
不妨:不妨碍。
五夕:农历七月初七,又称乞巧节。
得嬉游:得以游乐。
后车:后面的车辆。
莺燕:莺鸟和燕子。
春声软:春天的鸟鸣声柔和。
前骑:前面的骑行者。
熊罴:比喻勇猛的人或力量。
夜气遒:夜晚的气息显得强劲。
红纱:红色的纱帐。
三百炬:三百盏。
插花:插满鲜花。
携酒:带着酒。
趁遨头:跟随队伍的首领。
- 鉴赏
这首词作是宋代词人毛滂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在特定节日对生活场景的描绘与感慨。开篇“廉纤飞雨为谁休,烂漫悬灯总未收”两句,通过细雨和挂灯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持续而不息的节日氛围,传达了人们对节日延续的期待与喜悦。随后的“自是一年无叹息,不妨五夕得嬉游”表明诗人对于一年一度的欢聚时光持开放态度,愿意将这种愉悦的心情延长至更多的夜晚。
接下来的“后车莺燕春声软,前骑熊罴夜气遒”则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夜色中,马蹄声响起,春夜里的燕子在空中飞翔,带着柔和的声音,而前方的熊罴形状的灯笼似乎也被赋予了夜晚的气息。这样的描述,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夜晚美好时光的深刻感受。
“两行红纱三百炬,插花携酒趁遨头”则是对节日中人们欢乐场面的描写,红色的帷幕下,一排排灯火通明,仿佛有无数的灯笼在空中摇曳,同时诗人提到“插花携酒”,展示了他参与其中的愉悦与放松。
整首词作通过对节日场景的细腻描绘,传递出一种欢乐、期待和悠然自得的情感。毛滂在此不仅记录了当时社会生活的一幕,也展现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片段的珍视与欣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赵抚州至坎石共饭胜不如索赋
坎石溪头同早炊,清霜枫树叶飞飞。
班荆一笑又何许,珍重云山布衲衣。
杨补之梅花小轴
腊前到处见梅蕊,影落寒窗只自知。
珍重西江三昧手,玉溪西隐看横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