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能(bù néng)的意思:表示不行、不可以、无法等意思,强调做某事的限制或禁止。
到处(dào chù)的意思:四处,各个地方
逢迎(féng yíng)的意思:指为了迎合他人的意思而主动去迎合对方的喜好或者要求。
好汉(hǎo hàn)的意思:指勇敢、有胆量的人。
飘泊(piāo bó)的意思:指没有固定住所或职业,四处流浪的状态。
萍踪(píng zōng)的意思:形容人或物流连忘返,无法停留的样子。
恰如(qià rú)的意思:恰好像,正好如同
人间(rén jiān)的意思:人间指的是人类所在的世界,也可以指人世间的事物、人情世故。
相憎(xiāng zēng)的意思:指两个人或物之间互相厌恶、憎恨的关系。
行脚(xíng jiǎo)的意思:指行走于各地,四处奔波、旅行的意思。
游宦(yóu huàn)的意思:指官员在各地任职、巡游,以及游历各地,体验不同的环境和风土人情。
行脚僧(xíng jiǎo sēng)的意思:指行走于各地,传播佛法的僧人。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邹元标的《出都门谩吟》之三,通过诗人自嘲与反思,展现了对官场生活的深刻洞察和自我反省。
首句“自笑逢迎百不能”,诗人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自己在官场中逢迎他人时的无力感,暗示了他在人际交往中的不擅长或不适应。接着,“人间好汉亦相憎”一句,进一步揭示了官场中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即使是对立面的“好汉”也互相憎恨,暗含了官场斗争的残酷与无情。
“萍踪到处曾飘泊”描绘了诗人如同浮萍一般,随波逐流的生活状态,强调了他作为官员在各地漂泊不定的生涯。最后,“游宦恰如行脚僧”将官场生活比作行脚僧的流浪生涯,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与无奈,以及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比喻,反映了明代官场的复杂性与个人在其中的挣扎与反思,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个人情感色彩。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