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刘兵宪长钦赴滇中·其二》
《送刘兵宪长钦赴滇中·其二》全文
明 / 欧大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廷中新赐豸为冠,马首争迎镂玉鞍

缅甸字传军府令,吐蕃书献内庭看。

霜飞藤笠秋偏早,风送芦笙夜不寒。

汉使碧鸡曾未远,登楼何处长安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碧鸡(bì jī)的意思:形容男子容貌俊美,像碧玉一样美丽。

长安(cháng ān)的意思:指安定、稳定的局面或地方

登楼(dēng lóu)的意思:指登上高楼或高山,从高处俯瞰,观察远景。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军府(jūn fǔ)的意思:指军队和政府,也可指军队的指挥部门。

芦笙(lú shēng)的意思:指人的声音高亢激昂,如同芦管笙声。

马首(mǎ shǒu)的意思:指马的头部,常用于比喻事物的重要部分或首要位置。

缅甸(miǎn diàn)的意思:形容人的思绪纷乱,难以集中注意力。

内庭(nèi tíng)的意思:指家庭内部的事务或内部事物。

吐蕃(tǔ bō)的意思:指虚张声势,吹嘘自己的实力或成就。

玉鞍(yù ān)的意思:指高贵的马鞍,比喻高位、尊贵的职位或地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官员刘兵宪长钦即将前往云南(滇中)时的场景与情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边疆地区的独特风貌和文化特色。

首联“廷中新赐豸为冠,马首争迎镂玉鞍”描绘了朝廷对刘兵宪长钦的恩宠,新赐的獬豸冠象征着公正严明,而马首争迎镂玉鞍则体现了军队对他的热烈欢迎和尊重。獬豸冠是古代官吏的一种标志,常用于象征正直和公正,而镂玉鞍则是精美的马具,显示了主人的地位和身份。

颔联“缅甸字传军府令,吐蕃书献内庭看”进一步展示了边疆地区与中央朝廷之间的交流。缅甸字和吐蕃书分别代表了来自缅甸和吐蕃的文书,这些文书可能包含了军事指令或地方事务的报告,通过这样的方式传达给朝廷,体现了边疆与中央的紧密联系。

颈联“霜飞藤笠秋偏早,风送芦笙夜不寒”描绘了云南秋季特有的景象。霜飞和藤笠(一种遮阳的草帽)暗示了季节的变化,而风送芦笙(芦笙是一种少数民族的乐器)则营造出夜晚宁静而又充满异域风情的氛围。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隐含了边疆文化的独特性。

尾联“汉使碧鸡曾未远,登楼何处望长安”表达了诗人对刘兵宪长钦此行的关切与祝福。碧鸡可能是云南的一个地名或象征,这里借用以表达对远方的思念。登楼望长安,长安在这里象征着朝廷或国家的核心,表达了对刘兵宪长钦能够顺利到达目的地,并在远方为国家做出贡献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象征,展现了边疆与中央的关系,以及对远方友人的深切关怀和祝福,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国家统一和边疆稳定的关注。

作者介绍
欧大任

欧大任
朝代:明

欧大任(1516-1596)字桢伯,号仑山。因曾任南京工部虞衡郎中,别称欧虞部。广东顺德陈村人。他“博涉经史,工古文辞诗赋”,并喜体育运动,擅长踢球、击剑。14岁时,督学曾集中十郡的优等生会考,他三试皆列第一,名噪诸生。他和梁有誉、黎民表、梁绍震等人是十分友好的同学,在著名学者黄佐门下读书,很有得益。无奈文运不佳,八次乡试均落榜,直到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47岁的欧大任才一鸣惊人,以岁贡生资格,试于大廷,考官展卷阅览,惊叹其为一代之才,特荐御览,列为第一。由是海内无不知欧大任,名声远播。
猜你喜欢

台头寺愿上人院古松下有小松裁毫末新生与纤草不辨重其有凌云干霄之志与赵八员外裴十补阙同赋之

细草亦全高,秋毫乍堪比。

及至干霄日,何人复居此。

(0)

奉和对山僧

吏散重门掩,僧来闭阁闲。

远心驰北阙,春兴寄东山。

草长风光里,莺喧静默间。

芳辰不可住,惆怅暮禽还。

(0)

杨氏林亭探得古槎

千年古貌多,八月秋涛晚。

偶被主人留,那知来近远。

(0)

柔卿解籍戏呈飞卿三首·其一

长担犊车初入门,金牙新酝盈深樽。

良人为渍木瓜粉,遮却红腮交午痕。

(0)

折杨柳七首·其七

陌上河边千万枝,怕寒愁雨尽低垂。

黄金穟短人多折,已恨东风不展眉。

(0)

游昌化精舍

宝台侵汉远,金地接霞高。

何必游天外,忻此契卢敖。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山涛 章士钊 周笃文 张涤华 邓缵先 邵元冲 南怀瑾 李根源 张其锽 李四光 陈布雷 任援道 陶博吾 顾学颉 陈迩冬 吴梅 仇亮 王冷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