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飞藤笠秋偏早,风送芦笙夜不寒。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碧鸡(bì jī)的意思:形容男子容貌俊美,像碧玉一样美丽。
长安(cháng ān)的意思:指安定、稳定的局面或地方
登楼(dēng lóu)的意思:指登上高楼或高山,从高处俯瞰,观察远景。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军府(jūn fǔ)的意思:指军队和政府,也可指军队的指挥部门。
芦笙(lú shēng)的意思:指人的声音高亢激昂,如同芦管笙声。
马首(mǎ shǒu)的意思:指马的头部,常用于比喻事物的重要部分或首要位置。
缅甸(miǎn diàn)的意思:形容人的思绪纷乱,难以集中注意力。
内庭(nèi tíng)的意思:指家庭内部的事务或内部事物。
吐蕃(tǔ bō)的意思:指虚张声势,吹嘘自己的实力或成就。
玉鞍(yù ān)的意思:指高贵的马鞍,比喻高位、尊贵的职位或地位。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官员刘兵宪长钦即将前往云南(滇中)时的场景与情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边疆地区的独特风貌和文化特色。
首联“廷中新赐豸为冠,马首争迎镂玉鞍”描绘了朝廷对刘兵宪长钦的恩宠,新赐的獬豸冠象征着公正严明,而马首争迎镂玉鞍则体现了军队对他的热烈欢迎和尊重。獬豸冠是古代官吏的一种标志,常用于象征正直和公正,而镂玉鞍则是精美的马具,显示了主人的地位和身份。
颔联“缅甸字传军府令,吐蕃书献内庭看”进一步展示了边疆地区与中央朝廷之间的交流。缅甸字和吐蕃书分别代表了来自缅甸和吐蕃的文书,这些文书可能包含了军事指令或地方事务的报告,通过这样的方式传达给朝廷,体现了边疆与中央的紧密联系。
颈联“霜飞藤笠秋偏早,风送芦笙夜不寒”描绘了云南秋季特有的景象。霜飞和藤笠(一种遮阳的草帽)暗示了季节的变化,而风送芦笙(芦笙是一种少数民族的乐器)则营造出夜晚宁静而又充满异域风情的氛围。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隐含了边疆文化的独特性。
尾联“汉使碧鸡曾未远,登楼何处望长安”表达了诗人对刘兵宪长钦此行的关切与祝福。碧鸡可能是云南的一个地名或象征,这里借用以表达对远方的思念。登楼望长安,长安在这里象征着朝廷或国家的核心,表达了对刘兵宪长钦能够顺利到达目的地,并在远方为国家做出贡献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象征,展现了边疆与中央的关系,以及对远方友人的深切关怀和祝福,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国家统一和边疆稳定的关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奉和对山僧
吏散重门掩,僧来闭阁闲。
远心驰北阙,春兴寄东山。
草长风光里,莺喧静默间。
芳辰不可住,惆怅暮禽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