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书坑儒生,远矣嬴政贤。
《杂感·其二》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鬼神(guǐ shén)的意思:指神秘、超自然的力量或存在。
何时(hé shí)的意思:何时表示询问时间,问什么时候。
啾啾(jiū jiū)的意思:形容小鸟叫声清脆悦耳。
坑儒(kēng rú)的意思:指挖掘、陷害儒学者或有学问的人。
六经(liù jīng)的意思:指儒家经典《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和《论语》的总称。也可泛指中国古代六部经典。
日月(rì yuè)的意思:指时间的长久或长远,也可表示情感的深厚或事物的永恒。
儒生(rú shēng)的意思:指具备儒家思想、修养和学问的人。
事象(shì xiàng)的意思:指事情的发生和变化。
武皇(wǔ huáng)的意思:指武功盖世、威名远播的皇帝。
忧患(yōu huàn)的意思:指忧虑和担忧,特指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困难和危险感到担心。
自从(zì cóng)的意思:自从表示一个事件或情况开始以后一直延续至今。
-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末年至近现代初期诗人沈尹默所作的《杂感(其二)》。诗中,诗人以董生辅佐秦始皇的历史典故为引子,赞扬董仲舒对儒家经典的深厚理解和卓越贡献,将六经比作日月悬空,象征其永恒与重要性。接着,诗人提到自董仲舒从西汉时期仓沮之地带来新的学术见解后,对事物现象的理解达到了深远的境地。
然而,诗人也暗示了历史上的忧虑和苦难,尤其是秦始皇焚书坑儒的行为,这被视为暴政的象征。诗人认为,尽管秦始皇在其他方面可能有所贤明,但这一举动无疑是对知识与文化的破坏,显得过于极端。整首诗通过历史典故,表达了对文化传承与权力滥用的深刻反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