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为(bù wéi)的意思:不关心,不理会
称达(chēng dá)的意思:形容人的名声或声誉非常高。
宠辱(chǒng rǔ)的意思:指受到宠爱或受到侮辱的经历或遭遇。
达生(dá shēng)的意思:指顺利地生活或健康地生存下去。
浮虚(fú xū)的意思:虚幻不实,没有真实根据或依据。
举世(jǔ shì)的意思:指在全世界范围内广为人知、人所共知的。
空谈(kōng tán)的意思:指只说不做,空洞无实际行动的言论。
夸毗(kuā pí)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名流(míng liú)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或社会中享有盛名的人物。
漆园(qī yuán)的意思:指人物形象或境地美好而幽静,宛如置身于漆园之中。
虚名(xū míng)的意思:指空有名声而无实际才能或成就。
轩冕(xuān miǎn)的意思:指君主即位后,戴上皇冠,穿上龙袍,举行隆重的加冕典礼,成为国家的统治者。也比喻最高权力的象征。
渊明(yuān míng)的意思:渊博明智,学识深广。
真情(zhēn qíng)的意思:真实的情感,真挚的感情。
- 鉴赏
这首诗是金代诗人赵秉文对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饮酒诗集《饮酒二十首》中第三首的和作。赵秉文通过对陶渊明及其作品的解读,表达了对陶渊明超脱世俗、追求真我的高度赞赏。
诗中首先提到“漆园去我久”,暗示时间的流逝与距离的遥远,引出对陶渊明及其作品的思考。接着,“举世少真情”一句,表达了对当今社会普遍缺乏真诚情感的感慨,暗含对陶渊明作品中所体现的真挚情感的向往与推崇。
“晋宋多名流,惜哉亦虚名”两句,对比了晋宋时期众多名流的名声与实际价值,指出其中不乏虚名之辈,而陶渊明以其作品的真实内涵,超越了这些表面的荣誉。
“浮虚忘轩冕,踰检称达生”描绘了陶渊明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他忘记了官场的荣华富贵,超越了常规,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这种达观的人生态度令人敬佩。
“渊明初亦仕,不为宠辱惊”赞扬了陶渊明在最初从政时,面对权力与地位的变化,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不受外界影响,体现了他的高尚品格。
最后,“笑彼夸毗子,空谈竟何成”以陶渊明的态度反讽那些只会夸夸其谈、追求虚名的人,强调了实际行动与内心真实的重要性。
整首诗通过对比、引用和直接描述,展现了赵秉文对陶渊明及其作品深刻的理解与高度的评价,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社会的反思与批判。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赠友五首·其四
京师四方则,王化之本根。
长吏久于政,然后风教敦。
如何尹京者,迁次不逡巡。
请君屈指数,十年十五人。
科条日相矫,吏力亦已勤。
宽猛政不一,民心安得淳。
九州雍为首,群牧之所遵。
天下率如此,何以安吾民。
谁能变此法,待君赞弥纶。
慎择循良吏,令其长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