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辟寒(pì hán)的意思:
驱除寒气。 唐 黄滔 《书崔少府君》诗:“前峯亦曾宿,知有辟寒方。” 前蜀 韦庄 《<又玄集>序》:“所以擷芳林下,拾翠巖边。沙之汰之,始辨辟寒之宝;载彫载琢,方成瑚璉之珍。” 宋 李清照 《浣溪沙》词:“玉鸭熏炉间瑞脑,朱樱斗帐掩流苏,通犀还解辟寒无?”
春芽(chūn yá)的意思:指春天刚出土的嫩芽,比喻刚开始发展的事物。
含笑(hán xiào)的意思:面带微笑,形容心情愉悦。
绛纱(jiàng shā)的意思:绛纱是指一种红色的细布料,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情感。
枯杨(kū yáng)的意思:指人或事物干枯、萧条、无望的状态。
乐府(yuè fǔ)的意思:指古代宫廷中负责作乐、歌咏的官署,也泛指古代作乐、歌咏的集体或地方。现在用来形容歌咏或作诗的地方。
离骚(lí sāo)的意思:指离散、离别之愁。
齐头(qí tóu)的意思:指两个或多个人或事物在某种程度上达到同一水平或同一状态。
日夕(rì xī)的意思:日出和日落,表示时间的流逝。
三妇(sān fù)的意思:指一个家庭中有三个妻子的情况,用来形容家庭纷争和混乱。
头鬓(tóu bìn)的意思:头发和鬓角。形容人的年纪已经很大。
一人(yī rén)的意思:指独自一人,没有他人陪伴。
诸生(zhū shēng)的意思:指众多的学生或学者。
自矜(zì jīn)的意思:自我吹嘘,自负自满
含笑花(hán xiào huā)的意思:形容人的笑容如花般灿烂美丽。
三妇艳(sān fù yàn)的意思:形容女子妆容艳丽,美丽动人。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所作的《己巳元日作》组诗中的第五首。诗中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诗人面对年岁增长、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友情、艺术和学问的追求与反思。
首联“六十齐头鬓未华,枯杨日夕吐春芽”以“六十齐头”形容年岁已高,但“鬓未华”则表现出诗人对青春的留恋与不屈服于岁月的坚韧精神。接着,“枯杨日夕吐春芽”运用比喻,将自己比作即将凋零的老树,却在傍晚时分依然能绽放出新芽,象征着生命力的顽强和对未来希望的坚持。
颔联“老须人作辟寒玉,愁待君为含笑花”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期待。在这里,“辟寒玉”和“含笑花”都是美好的意象,分别代表了朋友间的温暖和支持,以及在困难时刻能够给予安慰与笑容的力量。诗人渴望在老去的过程中,有朋友如同暖阳一般,为自己驱散寒冷,带来欢笑。
颈联“乐府自矜三妇艳,离骚谁夺一人葩”则转向对艺术的探讨。乐府是古代音乐文学机构,此处可能暗指诗歌、音乐等艺术形式的创作与欣赏。诗人提到“三妇艳”,可能是指古代诗歌中关于女性形象的描写,而“离骚”则是屈原的代表作,这里借以表达对优秀文学作品的推崇。诗人似乎在思考,艺术创作如何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成为独树一帜的佳作。
尾联“马融经史慵亲讲,未许诸生拥绛纱”则反映了诗人对学问的态度。马融是东汉时期的著名学者,此处可能借以表达对学术研究的热爱与投入。然而,诗人却说“慵亲讲”,表明他或许在思考学术与生活的平衡,以及是否应该继续深入学问的探索。最后,“未许诸生拥绛纱”可能意味着他对学生们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在学术之路上有所成就,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学术传承的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友情、艺术和学问的深刻思考与感悟,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人生价值的探索。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李氏山庄留别
鹤氅轻冠冕,谁人不羡君。
松斋秋掩月,石窦醉眠云。
远墅灶烟合,寒原驿路分。
前行鞭瘦马,馀恨暂离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