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春徂夏屡沾膏,麦收禾长稀逢此。
近旬不雨我已愁,乃知患失吾犹尔。
池亭(chí tíng)的意思:池亭是指古代宫廷中的小亭子或小楼阁,也用来比喻隐居或退隐的地方。
达明(dá míng)的意思:指明显、明白无误。
大雨(dà yǔ)的意思:形容雨势非常大,大到像倾盆而下一样。
大霈(dà pèi)的意思:形容人才卓越、学识渊博。
滴滴(dī dī)的意思:滴滴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水滴声或者轻微的声音。
过午(guò wǔ)的意思:指时间已经过了正午,形容事情已经过去或者错过时机。
何妨(hé fáng)的意思:没有必要担心或阻止,表示无妨。
何当(hé dāng)的意思:何时;什么时候
患失(huàn shī)的意思:担忧失去或丧失某物,形容人过分担心或忧虑。
空过(kōng guò)的意思:指对待某事或某人不予理会,不加干涉或不加评论,也可以理解为不加控制或不加限制。
廉纤(lián xiān)的意思:指非常廉洁、纯洁的品质和行为。
露天(lù tiān)的意思:指没有遮挡物的天空或场所。
麦收(mài shōu)的意思:指麦子成熟并收割的季节,也比喻事物达到成熟或取得成功的时候。
靡迤(mí yǐ)的意思:形容事物杂乱无章,无法整理和归纳。
明晨(míng chén)的意思:指明天的早晨,也可引申为指未来的某个时刻或某个具体的时间点。
晴空(qíng kōng)的意思:指天空晴朗无云的状态,也比喻事情的进展顺利,没有阻碍。
全美(quán měi)的意思:形容美丽壮观、绚丽多彩。
入夜(rù yè)的意思:指太阳下山,天黑的时候。
三农(sān nóng)的意思:三农是指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合称,也是指与农业、农村和农民相关的事物。
时行(shí háng)的意思:指某种事物或现象在一定的时期内流行或盛行。
天衣(tiān yī)的意思:指天上的衣裳,形容衣裳美丽华贵,也用来形容人的容貌美丽。
夕阳(xī yáng)的意思:夕阳是指太阳在西方下山的时候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人的晚年或事物的衰落阶段。
烟霄(yān xiāo)的意思:
亦作“烟霄”。1.云霄。 唐 陈子昂 《春日登金华观》诗:“山川乱云日,楼榭入烟霄。” 宋 陆游 《蓬莱行》:“山峭插云海,楼高入烟霄。” 明 李东阳 《楚观楼记》:“声之发於此者,必能超尘壒而出烟霄,凡有耳者皆得之。”
(2).指山的高处。 唐 皇甫曾 《赠鉴上人》诗:“律仪传教诱,僧腊老烟霄。”
(3).喻显赫的地位。 唐 白居易 《秋夜感怀呈朝中亲友》诗:“词赋擅名来已久,烟霄得路去何迟?” 唐 黄滔 《陈皇后因赋复宠赋》:“已为无雨之期,空悬梦寐;终自凌云之製,能致烟霄。” 金 元好问 《感兴》诗:“倚梯从昔望烟霄,七叶何人竟珥貂。”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午后的一场小雨,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雨的形态和变化。首句“晴空过午云容委”,描绘了午后的天空,云彩逐渐散去,预示着一场即将到来的小雨。接着,“廉纤初作继靡迤”描述了雨的开始,细如丝线,绵延不断。
“池亭披爽眄烟霄,滴滴濛濛卒未止。”写出了雨落在池塘和亭台上的景象,雨滴轻柔地洒落,烟雾般的雨幕笼罩着远处的天空。接下来,“势将入夜审何妨,时行大雨惟时矣。”表达了雨势渐强,似乎要持续到夜晚,但这是自然规律,无可避免。
“自春徂夏屡沾膏,麦收禾长稀逢此。”提到这场雨对于春夏季节作物生长的重要性,它如同甘露滋润大地,对农作物的丰收至关重要。然而,“近旬不雨我已愁,乃知患失吾犹尔。”也反映了长时间无雨带来的担忧,以及对雨水的渴望。
最后,“??滋地将寸馀,夕阳忽露天衣绮。”描述了雨后地面湿润,寸余的积水在夕阳下反射出绮丽的光芒。而“何当大霈达明晨,普惬三农望全美。”则表达了诗人希望这场雨能持续到第二天清晨,满足农民们对丰收的期盼。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雨的美丽与重要性,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现象的深刻理解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