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边关(biān guān)的意思:指边境的关口,也用来比喻各种关键时刻或重要节点。
道边(dào biān)的意思:指在道路旁边。
刁斗(diāo dǒu)的意思:形容人狡猾、狡诈。
后庭(hòu tíng)的意思:指家庭的后院,也用来比喻家庭的内部事务。
乐事(lè shì)的意思:指愉快的事情或欢乐的事情。
流黄(liú huáng)的意思:形容大量的黄沙流动,比喻人世间的繁华景象短暂而虚幻。
前庭(qián tíng)的意思:指事物发展的初期阶段或最前沿的位置。
闻道(wén dào)的意思:指通过听闻他人的道德品质、学识修养等方面的优点,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学识水平。
中月(zhōng yuè)的意思:指月亮处于上弦或下弦的状态,不是完全圆的月亮。
- 鉴赏
这首诗《闺怨三首(其二)》由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闺中女子对边关乐事的耳闻与内心微妙的对比,以及对战争与和平生活的复杂情感。
首句“闻道边关乐事多”,开篇即以一种看似平静却暗含讽刺的语气,描述了边疆地区似乎充满了欢愉与热闹,与下文形成鲜明对比。这里的“乐事”不仅指边关的娱乐活动,更隐喻着战争带来的某种虚假的繁荣与满足感。
次句“前庭蹋鞠后庭歌”,进一步描绘了边关内外截然不同的景象。前庭,即边关的前院,这里的人们可能在进行蹴鞠(古代的一种球类游戏),享受着看似无忧无虑的生活;而后庭,则是闺中女子所处的空间,她们在歌唱,但歌声中或许隐藏着对远方丈夫或亲人的思念,以及对战乱的忧虑。
接下来的“不知刁斗声中月”,将视角转向夜晚,月光下的刁斗声(古代军队中用于报时和警戒的器具)与边关的宁静形成对比,暗示了战争的残酷与不期而至的危险。这句诗巧妙地将自然美景与战争的阴影交织在一起,强化了诗中主题的复杂性。
最后一句“曾照流黄锦上梭”,则以织锦为喻,流黄锦是一种珍贵的丝织品,梭子代表织布的过程。这句话意在表达,尽管边关的女子在歌舞中暂时忘却了忧愁,但她们心中那份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如同织锦上的图案,无法被轻易抹去。同时,这也象征着战争与和平之间的界限,如同织锦上的线条,既紧密相连又各自独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边关的热闹与闺中的寂寞,以及战争与和平的对立统一,深刻揭示了战争对普通百姓尤其是女性生活的影响,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敏锐洞察与人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落花行二首.乐府·其二
红花初艳白花飞,每疑春色护红辉。
白花飞尽红花稀,春色无聊自渴饥。
不闻春色解歔欷,颇怪花颜别瘦肥。
花开春已至,春为花主共依依。
花落春将去,花无春伴独何归。
春去春来若见几,花开花落恨知希。
雒水津头悲游子,沉香亭畔念娇妃。
多情细雨分朝霭,作意轻风网夕晖。
眼看春色在春扉,将残未残百片菲。
燕泥空思碧缃帏,蝶粉难粘浮坠衣。
风光从我莫依违,暂时相赏孰相非。
我能举笔向春挥,青帝东门日正晞。
尽收红白万花馡,肯令三春笑客微。
今础久寓广济相需筮诸关圣得此时宾主欢相得他日王侯却并肩之语筮者方旋而余继至相晤出此竞叹灵奇因各诗以纪之
一自藜灯共草玄,六年周道复联翩。
出门喜见同人益,获上应思信友先。
祇为骥程堪附尾,却惭驽足屡加鞭。
嘤鸣此日关神听,莫道逢君只世缘。
忆南园八子·其三区启图少为贵公子而博文善治,卒有馀忠,是为晚成大器
史氏推龙门,叶令瞻凫舄。
世业披朝华,仙风流玄泽。
少壮耸高驾,趍庭接文席。
灼灼追琢章,琅琅韵金石。
待岁偕计吏,多奏匡时策。
登岱小众山,众山仍辙迹。
作宰当阳阪,救民善兴革。
观风三楚雄,高歌导郢客。
扼腕寇盗忧,忠肝万里隔。
垂死欲叩阍,戎器戒行役。
阳九嗟莫逃,身与国同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