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寻僧次韵·其一》
《寻僧次韵·其一》全文
明 / 彭孙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得无机梦亦顽,枯禅半榻老僧閒。

空寮石鼎犹藏火,偃树危桥不碍湾。

欲晚乌巾上座能参花氏即深山

相将归去春城晚,风送疏钟隔水还。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碍(bù ài)的意思:不妨碍、不阻碍、不影响

得无(dé wú)的意思:没有不...的

归去(guī qù)的意思:回到原来的地方,返回故乡。

枯禅(kū chán)的意思:指修行禅宗的人,因长时间苦行而形容身体瘦弱。

老僧(lǎo sēng)的意思:指年老的佛教僧人,也用来形容年纪大的人。

能参(néng cān)的意思:能够参与或参加

上座(shàng zuò)的意思:指在宴会或会议上坐在主位或重要座位上。

深山(shēn shān)的意思:指远离尘嚣、人迹罕至的山区。

石鼎(shí dǐng)的意思:指坚固、稳定的基础或根基。

疏钟(shū zhōng)的意思:指钟声清脆悠扬,声音洪亮悦耳。

危桥(wēi qiáo)的意思:形容局势危险,情况不稳定。

无机(wú jī)的意思:没有条理、没有组织、没有秩序。

乌巾(wū jīn)的意思:指黑色的巾帽,比喻为官清廉、为民谋利。

相将(xiāng jiāng)的意思:比喻彼此互相对待、相互交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探访僧侣的生活场景,充满了宁静与超脱的氛围。首句“学得无机梦亦顽”暗示了诗人追求心灵的平静与解脱,即使在梦境中也难以摆脱世俗的纷扰。接着,“枯禅半榻老僧闲”描绘了僧侣静坐禅房,生活简朴而悠然自得的画面。

“空寮石鼎犹藏火,偃树危桥不碍湾”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与自然的和谐,石鼎中余火未熄,偃树与危桥构成了一幅自然景观,却未妨碍水流的自然弯曲,展现出一种与世无争的宁静之美。

“欲晚乌巾投上座,能参花氏即深山”则表达了诗人对僧侣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想要在黄昏时分戴上乌巾,加入僧侣的行列,或是深入山林,体验花氏(可能指佛教中的某种修行方法)的修行之道。

最后,“相将归去春城晚,风送疏钟隔水还”描绘了诗人与僧侣一同返回春城的场景,晚风中传来稀疏的钟声,仿佛是大自然与僧侣生活的一种呼应,整个画面充满了淡淡的禅意和对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僧侣生活的宁静与超脱,以及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与追求,体现了明末清初文人对于内心世界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考与追求。

作者介绍
彭孙贻

彭孙贻
朝代:明   字:仲谋/羿仁   号:茗斋   籍贯: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   生辰:1615~1673年

彭孙贻(1615~1673年),字仲谋,一字羿仁,号茗斋,自称管葛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猜你喜欢

春日杂书十首 其二

柳丝拂拂弄春风,日色春容一样同。
嫩草破烟开秀绿,小桃和露坼香红。

(0)

春日杂书十首 其四

柳垂新绿腻烟光,紫燕惺松语画梁。
午睡忽惊鸡唱罢,日移花影上窗香。

(0)

春日杂书十首 其九

濛濛细雨湿香尘,似欲藏鸦柳色新。
斗草工夫浑忘却,只凭诗酒破除春。

(0)

春日杂书十首 其五

卷帘月挂一钩斜,愁到黄昏转更加。
独坐小窗无伴侣,凝情羞对海棠花。

(0)

愁怀 其二

满眼春光色色新,花红柳绿总关情。
欲将郁结心头事,付与黄鹂叫几声。

(0)

春归五首 其二

满地落花初过雨,一声啼鸟已春归。
午窗梦觉情怀恶,风絮欺人故著衣。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孙原湘 俞樾 祁顺 萨都剌 祝允明 贯休 倪谦 陈与义 王守仁 黄淳耀 解缙 王梵志 樊增祥 汪元量 孟郊 周密 曾巩 刘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