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鞭影(biān yǐng)的意思:指鞭子的影子,比喻暗中施加的压力或威胁。
不应(bù yīng)的意思:不应指的是不应该,表示某种情况或行为是不应该发生或存在的。
残梦(cán mèng)的意思:指梦境中的幻觉或虚幻的事物。
炊烟(chuī yān)的意思:指农村中农民家中炊烟袅袅升起,意味着安居乐业,平静安宁的生活。
春寒(chūn hán)的意思:春天的寒冷
东坡(dōng pō)的意思:指杜甫和苏轼这两位唐宋文学家,也泛指文学才子、文化名人。
高卧(gāo wò)的意思:高高地躺着睡觉,形容安逸、舒适。
料峭(liào qiào)的意思:形容天气寒冷,冷冽刺骨。
柳梢(liǔ shāo)的意思:指眼睛的角膜和眼白的交接处,也用来形容眼睛明亮有神。
瞢腾(méng téng)的意思:形容眼睛看不清楚,行动迷茫不定。
栖山(qī shān)的意思:指隐居在山中,远离尘嚣的意思。
轻冰(qīng bīng)的意思:轻薄而脆弱的冰,比喻事物脆弱易碎或情况危险。
蹄涔(tí cén)的意思:形容马蹄子干净整洁,没有一点儿泥土。也比喻人的品行纯洁。
晓月(xiǎo yuè)的意思:晓月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明亮的月光。它常用来比喻清澈明亮的心灵或高尚的品质。
野翁(yě w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生活在偏远荒凉之地,过着与外界隔绝的野外生活。
春寒料峭(chūn hán liào qiào)的意思:形容春天寒冷刺骨的气候。
- 鉴赏
此诗描绘了清晨行于野外所见之景,细腻入微,充满生活气息与自然之美。首句“蹄涔踏处破轻冰”,以“蹄涔”喻指马蹄留下的痕迹,形象地表现了马匹在初春时节踏破薄冰前行的情景,既展现了季节变换的微妙,也暗示了行旅的艰辛与不畏艰难的精神。
“尚觉春寒料峭增”一句,点明了春天的寒意未减,虽是新绿初生之时,但依然能感受到一丝凉意,为整幅画面增添了几分清新与冷峻。
“晓月暗随鞭影落,炊烟遥傍柳梢升”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月光与炊烟、鞭影与柳梢巧妙结合,营造出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月光随着马鞭的影子轻轻落下,炊烟则在远处的柳梢旁缓缓升起,静谧中透露出生活的温暖与希望。
“惊栖山鸟飞无定,高卧閒僧唤不应”描绘了一幅山林间的生动场景。山鸟因受到惊扰而飞舞不定,而高处闲坐的僧人似乎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对外界的呼唤无动于衷,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最后一句“谁学东坡残梦续,野翁驴背正瞢腾”,借用了苏轼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东坡先生那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同时,也将自己比作一位在驴背上行进的老人,正沉浸在这份自然与内心的和谐之中,体现出一种淡泊名利、享受当下生活的态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将清晨野外的景色与人物情感巧妙融合,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传达了诗人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