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二》全文
- 注释
- 三万里:长度,形容它的长,是虚指。
河:指黄河。
五千仞(形容它的高。
仞,古代计算长度的一种单位,周尺八尺或七尺,周尺一尺约合二十三厘米。
岳:指五岳之一西岳华山。
黄河和华山都在金人占领区内。
一说指北方泰、恒、嵩、华诸山。
摩天:迫近高天,形容极高。
摩,摩擦、接触或触摸。
遗民:指在金占领区生活的汉族人民,却认同南宋王朝统治的人民。
泪尽:眼泪流干了,形容十分悲惨、痛苦。
胡尘:指金人入侵中原,也指胡人骑兵的铁蹄践踏扬起的尘土和金朝的暴政。
胡,中国古代对北方和西方少数民族的泛称。
南望:远眺南方。
王师:指宋朝的军队。
- 翻译
- 万里长的黄河奔腾向东流入大海,千仞高的华山耸入云霄触青天。
中原人民在胡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二)》中的第二首。诗人以壮丽的自然景象开篇,"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描绘了黄河奔腾入海的雄浑气势和华山高耸入云的险峻,展现了祖国山河的壮美。然而,这两句壮观的景色与后文形成鲜明对比,"遗民泪尽胡尘里",表达了对沦陷区人民在金人铁蹄下流离失所、生活困苦的深深同情。最后一句"南望王师又一年",揭示了诗人期盼南宋军队能够收复失地,解救百姓于水深火热的愿望,但又流露出对战事久拖不决的无奈和悲愤。
整首诗寓情于景,通过强烈的对比和深沉的情感抒发,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族复兴的热切期盼,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清流关
峨峨清流关,形胜壮淮甸。
南来入江海,北去通颍汴。
粤昔五代馀,诸侯日酣战。
蟠李有馀枝,遐陬寝席奠。
设险禦中州,纷纷甲兵缮。
俄传点检来,威声炎火煽。
良将致生擒,面缚辕门献。
一笑滁州平,凯歌锡芳宴。
肆令欧阳公,登高情眷眷。
我行入濠梁,居然腰脚倦。
前登最上头,目力穷视眄。
前修有佳句,凿凿苍石片。
风流今百年,有如亲觌面。
临流一徘徊,栖栖云物变。
仆夫催进程,山风急于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