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定林》
《定林》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定林青木参天横贯东南一道泉。

六月杖藜寻石路,午阴多处弄潺湲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参天(cān tiān)的意思:形容树木高大挺拔,直插云霄。

潺湲(chán yuán)的意思:形容水流声或声音轻柔、细腻。

东南(dōng nán)的意思:指东南方向。

横贯(héng guàn)的意思:横贯指横跨、贯穿,表示横向穿过或贯通全程。

老参(lǎo cān)的意思:老参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有经验丰富、老成持重的人。

六月(liù yuè)的意思:形容天气异常寒冷,与季节不符。

青木(qīng mù)的意思:指年轻有朝气的人。

午阴(wǔ yīn)的意思:指正午时分的阴凉处,比喻处境艰难、陷入困境。

一道(yī dào)的意思:指同一方向或同时发生的事物。

月杖(yuè zhàng)的意思:月亮的杖,比喻指导人生道路的人或事物。

杖藜(zhàng lí)的意思:杖藜是一个形容词,意思是指行走艰难、步履蹒跚的样子。

翻译
定林的青木已经古老参天,
一条溪流从东南方向横穿而过。
注释
定林:地名,可能指一处古树林。
青木:青翠的树木。
老参天:形容树木高大而古老。
横贯:横穿而过。
东南:方位,东边和南边。
一道:一条。
泉:泉水。
六月:农历六月。
杖藜:拄着藜杖(藜,一种草本植物,茎可做拐杖)。
寻:寻找。
石路:石头铺成的道路。
午阴:中午的树荫。
弄:玩弄,此处指欣赏。
潺湲:水流声,形容溪水缓缓流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自己深厚的文化修养和艺术造诣。

"定林青木老参天"一句,以“定林”作为地点的指代,开启了全诗的意境。这里的“青木”形象鲜明,不仅传达了树木的颜色,更暗示了一种坚韧不拔的生长状态,而“老参天”则让人联想到古老的松树直入云霄,给人以磅礴与顽强之感。

"横贯东南一道泉"接着这幅画面,是水的引入。水在这里不仅是自然景观的一部分,更象征着生命力和活力。“横贯”二字,显示了泉水流动的姿态,一路向东南方延伸开去。

接下来的"六月杖藜寻石路"一句,则转入了时间与人物行动的描绘。六月炎热,而诗人却手持拐杖,在繁茂的草木间(“藜”指野生植物)中探索,寻找那条由石头铺就的小径。这不仅反映了诗人的好奇心与探险精神,也表现出他对于自然界深入了解的渴望。

最后,“午阴多处弄潺湲”一句,是对时间和声音的艺术描绘。在正午时分,太阳直射大地,但在这山间却是阴凉多洒。诗人捕捉到了这一刻,自然界中那些细微的水声——“潺湲”,形象地表达了水流过石缝或撞击岩石时所发出的声音,这些声音在午后的静谧氛围中显得尤为动听。

整首诗通过对山林、泉水、时间和声音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种与自然亲近、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同时,也折射出诗人对于生命力与自然美景深刻感悟的哲思。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依依图送王础尘之虔州三首·其三

一篙新水带遥岑,弱缕轻笼万树深。

不是长亭空折赠,依依元是故人心。

(0)

题画马

枥下林边寄病身,渥洼龙性本难驯。

休嫌奔走空皮骨,世上谁为买骏人。

(0)

昌黎曾为记蓝田,君较蓝田一倍贤。

钜竹老槐俱不有,窗间松树已十年。

(0)

过钟莘野留赠

万峰东走峡门青,岩石苍苍见列星。

游子偶来停短棹,故人高卧有闲亭。

花明栏槛朝长倚,月满溪桥夜不扃。

四十年前文酒会,白头相对记趋庭。

(0)

赠别黄忍庵太史四首·其四

暂为乡井别,十日惜分携。

观化俄生柳,看书亦杖藜。

心知龙节返,路出海云西。

会买扁舟送,渔家水满堤。

(0)

过弼唐感旧赠庞祖如二首·其二

他日谁青史,当年易姓名。

门人思李固,孤子寄程婴。

我愧前贤事,君犹古道行。

白头怀宿昔,竟夕自沾缨。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