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出仕(chū shì)的意思:指某人被任命或聘请去做官或工作。
德行(dé xíng)的意思:指一个人品行高尚,道德行为良好。
东都(dōng dōu)的意思:东都是指古代中国的首都,也可指现代中国的北京。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地方繁华昌盛,人口众多,文化底蕴深厚。
归来(guī lái)的意思:返回原处或归还原处。
后生(hòu shēng)的意思:指年纪较小或资历较浅的人。
华颠(huá diān)的意思:指人的容貌高雅美丽,举止端庄大方。
绘像(huì xiàng)的意思:描绘形象、画像的样子。
见世(xiàn shì)的意思:见识世间事物,拓宽眼界
髫龀(tiáo chèn)的意思:形容年幼稚嫩,不成熟。
九老(jiǔ lǎo)的意思:指九位年纪很大的老人。
两全(liǎng quán)的意思:既能满足两个或多个相互对立的要求,达到双赢的局面。
荣贵(róng guì)的意思:指荣誉地位高贵而有价值。
儒冠(rú guān)的意思:指儒家学者的帽子,引申为指儒家士人的身份和学问。
三友(sān yǒu)的意思:指的是忠诚的朋友、互相帮助的伙伴,指以友情为基础的三个好朋友。
神仙(shén xiān)的意思:指修炼有成的仙人,也泛指非凡的人物或事物。
损益(sǔn yì)的意思:指得失、得失之间的关系。
- 注释
- 出仕:做官。
归来:回到家乡。
髫龀:童年。
华颠:白头。
儒冠:儒士的帽子,代表学者身份。
绘像:画像。
三友:三位朋友象征。
龟佩:龟甲装饰,象征长寿和智慧。
四贤:四位贤者。
后生:年轻人。
损益:得失。
见世:现世。
作神仙:追求超脱世俗的生活。
东都:洛阳(古代东都)。
九老:九位年长者。
誇荣贵:夸耀权贵。
南豳:南方农耕地区,这里指邠州(古地名)。
德行先:道德品行优秀。
- 翻译
- 出仕归来兼顾道义,从少年到白头始终如一。
儒士的帽子画像中,三人象征着友谊,龟甲配饰闪耀,四位贤者并列。
不要和年轻人讨论得失,暂且在这世上追求仙人般的超脱。
东都的九位长者夸耀权势富贵,但他们的德行不及南方农耕之地的人们。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舜民创作的,内容表达了对朋友间情谊的赞美和个人德行的自信。首句“出仕归来义两全”表明作者在外任职时保持了完整的品行和回归后仍旧坚守着自己的道德标准。“真从髫龀至华颠”则形象地描述了这种品质自幼至老都未曾改变。
接下来的“儒冠绘像为三友,龟佩相辉是四贤”指的是与作者同样有着高尚品德的朋友们被画成图像,形成了一种精神上的团结和光辉。其中“三友”和“四贤”可能是对特定人物或理念的称呼。
“莫与后生论损益,且于见世作神仙”表达了作者不愿意与年轻一代讨论利弊得失,而是希望在当代就能被看做是一种精神上的超脱者,达到一种像神仙般的境界。
最后两句“东都九老誇荣贵,未比南豳德行先”则是对比了东都(可能指代某一地点)的九位长者在荣耀和地位上的自豪,以及自己对于德行的追求和实践,比之于南豳的德行为更为超前。
整首诗流露出作者对于友谊、品德和精神境界的高扬,同时也透露着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崇高理想的人生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