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范 德 孺 须 笔 裒 诸 工 佳 者 共 成 十 枝 分 送 宋 /黄 庭 坚 临 池 闻 道 学 书 成 ,已 许 家 鸡 胜 伯 英 。雪 竹 霜 毛 分 一 束 ,开 包 何 异 五 侯 鲭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伯英(bó yīng)的意思:指勇敢、有胆识的人。
何异(hé yì)的意思:没有什么不同;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侯鲭(hòu qīng)的意思:形容人追求名利,不择手段,不顾道义。
家鸡(jiā jī)的意思:指在家中养的鸡,也用来比喻人因长期在家中受到保护而缺乏独立生存能力的状态。
开包(kāi bāo)的意思:揭露真相或秘密。
临池(lín chí)的意思:指站在池边观看,比喻学习或参悟书法、绘画等艺术时的心境。
霜毛(shuāng máo)的意思:霜毛是指寒冷的天气中,植物上结霜的细毛。比喻事物的状态或形象像霜毛一样,非常冷冽、明显。
闻道(wén dào)的意思:指通过听闻他人的道德品质、学识修养等方面的优点,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学识水平。
五侯(wǔ hòu)的意思:指五个诸侯国的统称,也用来形容众多的贵族。
雪竹(xuě zhú)的意思:比喻人品高尚,清白无瑕。
学书(xué shū)的意思:学习读书和写字。
一束(yī shù)的意思:指一束由多个相同物品或相似物品组成的东西,也可引申为一群人或一系列事物。
五侯鲭(wǔ hòu qīng)的意思:形容人才出众,非常优秀。
- 注释
- 临池:在水池边,比喻勤奋学习。
道:道理,这里指书法。
学书:学习书法。
成:成就。
已许:已经自认为。
家鸡:自家养的鸡,此处比喻自家的书法。
胜:超过。
伯英:王羲之的字,这里代指书法大家。
雪竹:比喻书法的清秀。
霜毛:比喻书法的苍劲。
分一束:比喻得到一件珍品。
开包:打开包裹。
何异:有何不同。
五侯鲭:古代豪门贵族常吃的鱼,比喻珍贵或美味的事物。
- 翻译
- 在池边学习书法有所成就,已经期待家中鸡儿的字能胜过伯英。
笔下的雪竹和霜毛如同一束珍贵之物,打开包裹看到的内容,犹如五侯享用的鲜美鱼肉。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题为《范德孺须笔裒诸工佳者共成十枝分送》。诗中描述了范德孺得到一批精良的毛笔,其中一束出自雪竹和霜毛,品质优良。诗人感叹这些笔犹如五侯鲭鱼一样珍贵,暗示其价值不菲。通过“已许家鸡胜伯英”一句,诗人还表达了对范氏书法技艺的高度评价,认为他的笔法甚至超过了古代著名书法家。整首诗以物喻人,赞美了范德孺的才华和笔墨之妙。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消寒九集陶社诗人合庆八百岁公宴纪事十四首·其十二
河间两章君,社友既为寿。
翌日复称觞,答礼未肯后。
余怀若有思,忽觉双眉皱。
检取昨开单,年岁细支配。
数目整八百,遐龄讶天授。
佳话出林泉,奇事惊宇宙。
吾侪十四人,岂真得天厚。
兹事供品题,奚止诗千首。
消寒九集陶社诗人合庆八百岁公宴纪事十四首·其五
天生德于予,畴无希古心。
叔季亦唐虞,城市犹山林。
无酒即学佛,无弦亦抚琴。
非夷亦非惠,无古亦无今。
何必入林密,何必入山深。
因时展怀抱,触处开胸襟。
或作辋川画,或为梁父吟。
沧洲一片土,旷代谁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