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得李太白,樽前同尔歌。
草长游人路,风鸣桂树蓑。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献章所作的《张地曹寄林县博用韵答之(其二)》。诗中,诗人表达了对李白这样才华横溢诗人的向往,希望能与他在酒杯前共歌,体现了对李白诗歌艺术的敬仰。诗人接着描述了认识李白后,自己仿佛进入了无尽的想象空间,暗示了李白诗歌带给他的深远影响。
"自从识象罔,未始离无何"这两句,意味着自从认识了李白,诗人的精神世界仿佛与超越现实的“象罔”(神话中的广大无边之地)和“无何”(道教概念,指无始无终的境界)相连,表达了对李白诗歌意境的深刻领悟。
"草长游人路,风鸣桂树蓑"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可能是李白诗歌中常见的自然景象,也暗含着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东邻古大嫂,掩口笑何多"则以幽默的方式收尾,想象邻居听到诗人对李白的赞美,捂嘴轻笑,流露出一种亲切而轻松的氛围,显示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互动和对李白诗歌的共享喜悦。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既表达了对李白的敬仰,又展现了诗人自己的诗心与生活情趣。
清晓融风肃桂堂,郡寮多暇舞筵张。
台高已验云容媚,日暖悬知刻漏长。
溪子弩寒千命中,兰英酒熟百传觞。
官曹事集神都近,预拜需函庆一阳。
别殿香三炷,斜廊酒一杯。
官间非侍從,骑马却归来。
人来人去市朝变,山后山前烟雾凝。
萦带二川河洛水,寂寥千古帝王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