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艾轩先生侍郎挽词四首·其一》
《艾轩先生侍郎挽词四首·其一》全文
宋 / 林亦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典刑还似鲁人初,四海衣冠坐隅

涕落寒芜嗟不见月明蟹井白云孤。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典刑(diǎn xíng)的意思:指法律规定的刑罚。

鲁人(lǔ rén)的意思:指愚蠢、粗俗的人

四海(sì hǎi)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广阔的天地。也表示四面八方、各个地方。

衣冠(yì guān)的意思:指外表的衣着和仪容,也可指人的仪表和品行。

月明(yuè míng)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照耀的夜晚。

坐隅(zuò yú)的意思:指一个人长时间待在一个狭小的角落或者边缘,形容人处于无人问津、被冷落的状态。

注释
典刑:指古代的典范或榜样。
鲁人初:鲁国初期,比喻初始时的盛况。
衣冠:代指士大夫或有学问的人。
坐隅:角落,这里指聚会的地方。
涕落:流泪。
寒芜:寒冷的荒草,象征荒凉。
嗟不见:叹息再也见不到。
蟹井:古人以蟹穴为井,此处借指故人的遗迹。
白云孤:孤独的白云,形容寂寞和空虚。
翻译
典刑如同鲁国初年的景象,四海才俊都聚集在这里。
感叹涕泣,那些熟悉的身影已不在,只有明亮的月光照亮空荡的蟹井,白云孤独地飘浮。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亦之为艾轩先生侍郎所作的挽词之一,表达了对故人的深深哀悼之情。首句"典刑还似鲁人初",以鲁国的礼法比喻艾轩先生的品行端正,如同初代鲁人的典范。"四海衣冠归坐隅"则描绘了先生生前威望极高,吸引了各地名士前来请教或聆听教诲,犹如四方学者汇聚于他的座前。

"涕落寒芜嗟不见",诗人感叹艾轩先生已逝,再也见不到他那令人感伤的身影,只能在凄冷的草丛中洒下哀思。"月明蟹井白云孤"以月光下的蟹井和孤独的白云,进一步渲染出寂寥的氛围,象征着先生的离世使得周围的环境也显得更加凄清。

整首诗通过形象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艾轩先生生前的德行与影响,以及诗人对其逝世的悲痛之情,具有深厚的情感内涵和鲜明的艺术感染力。

作者介绍

林亦之
朝代:宋

(1136—1185)宋福州福清人,字学可,号月渔,一号网山。林光朝高弟,继光朝讲学于莆之红泉。赵汝愚帅闽,荐于朝,命未下而卒。有《论语考工记》、《毛诗庄子解》、《网山集》等。
猜你喜欢

宫词二首·其二

炉烟侵晓渡帘栊,夹道遥连左个风。

飞尽桃花何意绪,会言鹦鹉在金笼。

(0)

观王右军则帖二首·其一

旧帖新装出户庭,书家尤喜认兰亭。

画沙我懒将成癖,一任楞伽混道经。

(0)

陈北溪赴任省亲临别有赠

白沙翠竹古冈州,羡尔衣冠向此游。

入境喜迎仙籍彦,趋庭应见海陵侯。

龙光出匣星河动,鹢影摇波日夜浮。

慷慨共期千万里,壮怀休倚仲宣楼。

(0)

洪光寺

桂薪怜上国,瓢笠访东林。

阅树知僧腊,拈花见佛心。

素书犹未授,白发忽相侵。

已悟无生理,微官任陆沉。

(0)

九日登韩山

松风满袖觉身轻,蹑屩登临逸兴生。

夹路野花迎客笑,隔林幽鸟向人鸣。

爱閒愁向尘中老,吊古能无物外情。

百岁重阳逢有几,浩歌归去月华明。

(0)

宫词四首·其二

长信宫中日影稀,终南山外白云微。

閒情不买相如赋,泉水歌残又绿衣。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释宝昙 杨时 谢逸 虞堪 罗伦 王弘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