扳茑暗苦瘴,蹴磴流惊湍。
竟使未发奇,毕献无略瞒。
疏风振复凉,远日堕将残。
奔走(bēn zǒu)的意思:指匆忙奔跑,形容忙碌劳累。
地精(dì jīng)的意思:指那些居住在地下或山洞中的神秘生物,也用来形容勤劳、勇敢、机智的人。
雕凿(diāo záo)的意思:形容文字或言辞精确准确,刻意雕琢而成。
读书(dú shū)的意思:
◎ 读书 dúshū
(1) [read]∶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
(2) [study]∶正式学习一个科目或课程
她读书很用功
浑朴(hún pǔ)的意思:浑朴指的是人的品质或言行举止朴实、纯真、质朴,没有矫揉造作的意味。
惊湍(jīng tuān)的意思:形容水流湍急,引申为形势危急或事态紧张。
可惜(kě xī)的意思:表示对某种情况或事物感到遗憾、惋惜。
空钟(kōng zhōng)的意思:指钟表停止走动,没有声音。比喻事物没有声响或没有回应。
泠然(líng rán)的意思:形容心境宁静、冷静自若的样子。
蹊径(xī jìng)的意思:指狭窄的小路或不常走的道路。
劬瘁(qú cuì)的意思:努力辛苦,勤奋劳累。
如是(rú shì)的意思:如此;正是这样。
山水(shān shuǐ)的意思:指自然风景,也用来形容艺术作品或人物的美丽和高尚。
生平(shēng píng)的意思:一个人从出生到去世的整个过程
搜括(sōu guā)的意思:搜括是指搜寻、搜集、搜罗。
太息(tài xī)的意思:太息是一个表示悲伤、叹息的词语,用来形容心情沉重、忧愁或无奈。
檀栾(tán luán)的意思:形容人品德高尚,品质优良。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
纤琐(xiān suǒ)的意思:指事物细小而繁杂,琐碎繁琐。
疑团(yí tuán)的意思:指心中的疑虑或困惑。
远日(yuǎn rì)的意思:指将来的某一天或某个时候。
致人(zhì rén)的意思:指以某种方式使人受到某种影响或受益。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游览山水时的深刻体验与感悟。诗中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复杂,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追求与探索。
首句“生平揽山水,不遗纤琐端”点明了诗人一生致力于探索自然之美,无论是细微之处还是宏大景象,都未曾放过。接着,“可惜于读书,未能如是观”则表达了诗人对仅通过书本获取知识的遗憾,希望能在实际的自然景观中获得更深刻的领悟。
接下来的几句“扳茑暗苦瘴,蹴磴流惊湍。奔走百蹊径,搜括千檀栾”描绘了诗人深入险峻之地,穿越密林,踏过急流,探索各种路径,搜集各种景致的过程。这些描述充满了探险的勇气和对自然之美的执着追求。
“力或委劬瘁,心将留疑团”表现了在探索过程中所面临的体力与精神的双重挑战,以及对未知事物的好奇与困惑。然而,“竟使未发奇,毕献无略瞒”表明尽管过程艰难,但最终诗人还是将所有的奇观与发现毫无保留地呈现出来。
“太息天地精,雕凿几无完”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造物之神奇的赞叹,认为即使是天地间的精妙之处,也几乎无法完全描绘和理解。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敬畏之情。
“宜抱浑朴资,适致人不欢”则可能是诗人对如何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自然之美的思考,认为应该保持一颗纯真朴实的心,才能真正体会到自然带来的快乐与满足。
最后,“疏风振复凉,远日堕将残。泠然空钟声,一催万鸟还”描绘了傍晚时分,微风吹拂,远处的太阳即将落下,空中的钟声悠扬,催促着万鸟归巢的画面。这一段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宁静与和谐,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循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探索,以及在探索过程中所经历的情感起伏和哲思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