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咏一百首·其七十八支遁》全文
- 注释
- 色:外貌,表面。
见:看见,识别。
几于:几乎,将近。
貌失人:失去人的本质,认不出真实的人格。
林公:指代某位名叫林的人物。
少须发:头发稀疏。
澄观:另一位人物的名字。
欠:缺少,未佩戴。
冠巾:帽子和头巾。
- 翻译
- 如果只凭外表看我,几乎会认不出人的真面目。
林公年轻时头发稀疏,澄观先生又未戴帽子和头巾。
- 鉴赏
这两句诗出自北宋文学家刘克庄的《杂咏一百首》。诗中的“若以色见我,几于貌失人”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眼光、不愿被外貌所束缚的情感。这里,“色”指的是容颜或外貌,“见”则是观察和认识的意思。这两句可以理解为作者希望他人能够透过外表看到他的真实内心,而不是仅凭相貌判断其为人。
接下来的“林公少须发,澄观欠冠巾”则描绘了一位年轻的士人在静谧环境中研读书籍、修身养性的场景。“林公”可能是对一位隐居林间的贤者或诗人的尊称,“少须发”表明其年纪尚轻;“澄观”则指的是心性清澈,如同澄净的水面,而“欠冠巾”意味着他在学习中忘记了佩戴头巾,这不仅显示出对知识的渴望,也反映了一种超脱世俗、专注内在修养的心境。
整体来看,诗人通过这两句诗表达了对心灵交流和深层次自我认识的追求,以及对内在修养和学问探究的重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至正庚辛唱和诗得留字
惊波荡四海,桐江失安流。
眷言秦溪侧,因依有旧游。
鱼盐庶混迹,暂忘儿女忧。
宁如王宣仲,洵美不足留。
飞尘俄焱举,吹动城南楼。
闭景层闉里,归魂故山头。
阽危幸无死,重见湖边秋。
白月漫相笑,谁无欢与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