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水曲》全文
- 鉴赏
这首《湘水曲》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情感的深刻描绘以及对自由的向往。
“湘漓本同源”,开篇即点出湘江与漓江虽各具特色,但源头相同,象征着男女之间虽然性格、环境各异,但其情感之源却是一致的。这种比喻既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深刻理解,也暗示了他对于情感统一性的追求。
“似妾与君子”,进一步将自己比作湘江,而将对方比作君子,表达了诗人希望与爱人如同湘江与漓江一样,虽然个性不同,但能够和谐共处,相互依存。这种比喻充满了浪漫色彩,同时也蕴含着对理想伴侣的期待。
“愿作湘江流,不作漓江水。”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宁愿成为湘江的一部分,也不愿意成为漓江的水流。这不仅是对湘江的深情赞美,更是对自己情感选择的坚定表达。诗人渴望与爱人如同湘江一般,共同流淌,共享生命的每一个瞬间,而不愿分离。
整首诗以湘江和漓江为喻,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更深层次地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和对自由的向往。通过对比和比喻,诗人成功地营造了一种深情而又略带哀愁的情感氛围,让人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和情感力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奉和郎中题仙岩瀑布十四韵
致闲在一郡,民安已三年。
每怀贞士心,孙许犹差肩。
采异百代后,得之古人前。
扪险路坱圠,临深闻潺湲。
上有千岁树,下飞百丈泉。
清谷长雷雨,丹青凝霜烟。
遥将大壑近,闇与方壶连。
白石颜色寒,老藤花叶鲜。
轩皇自兹去,乔木空依然。
碧山东极海,明月高升天。
平野生竹柏,虽远地不偏。
永愿酬国恩,自将布金田。
穆穆早朝人,英英丹陛贤。
谁思沧洲意,方欲涉巨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