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义诚所安,兹图宁遽张。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能(bù néng)的意思:表示不行、不可以、无法等意思,强调做某事的限制或禁止。
崇陵(chóng líng)的意思:崇敬、尊崇的陵墓
复陈(fù chén)的意思:指恢复原职或原位。
负土(fù tǔ)的意思:负责清理和运输泥土
归骨(guī gǔ)的意思:指人死后骨灰归土,回归本位,也比喻事物回归本质或原始状态。
煌煌(huáng huáng)的意思:形容光彩照人,辉煌壮丽。
慨慷(kǎi kāng)的意思:形容情感激动、豪情壮志
来者(lái zhě)的意思:指来的人或事物。
路人(lù rén)的意思:指与自己无关的人,泛指陌生人。
三号(sān hào)的意思:三号是一个表示“第三个”的词语,引申为指排行第三的人或物。
树人(shù rén)的意思:指培养人才,造就有用之才。
私心(sī xīn)的意思:指个人的私利、私欲。
堂堂(táng tá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宏伟、庄重、威严。
土礼(tǔ lǐ)的意思:指不合礼节、粗俗的行为或言语。
心多(xīn duō)的意思:指一个人心思过多,思虑繁杂,不能专心致志。
再三(zài sān)的意思:多次、反复
种树(zhòng shù)的意思:比喻人或事物一旦有了一定的声望或影响力,就容易引来麻烦和攻击。
忠义(zhōng yì)的意思:忠诚和义气。形容人具有忠诚的品质,对朋友、亲人或国家表现出坚定的信念和奉献精神。
中肠(zhōng cháng)的意思:指人的胃肠,也用来比喻人的胆量和勇气。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一位忠义之士的哀悼与敬仰之情。开篇以“寒鸡再三号,引炬何煌煌”两句,通过鸡鸣和灯火的对比,营造出一种肃穆而悲壮的氛围。鸡鸣三唱,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终结;而“引炬何煌煌”,则以明亮的火光映照出仪式的庄重与光明,预示着逝者的灵魂将得到光明的指引。
接着,“堂堂种树人,归骨崇陵傍”两句,赞美了这位忠义之士如同种树之人,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了持久而深远的贡献,死后得以安息在崇陵旁,象征其功绩永垂不朽。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逝者比作种树之人,强调了其对后世的影响如同树木一般,生生不息。
“负土礼敢隳,凄痛激中肠”表达了对逝者丧葬礼仪的尊重与哀痛之情。即使是在劳苦的负土过程中,也绝不允许有任何违背礼仪的行为,这反映了对逝者尊严的维护以及对传统礼制的坚守。同时,这种行为也深深触动了在场之人的心灵,引发强烈的共鸣与哀伤。
“路人不能歌,来者各沾裳”则描绘了哀悼场景的广泛影响。即便是路过的行人也无法抑制内心的悲痛,泪水沾湿衣裳,形象地展现了哀悼活动的感染力和人们对逝者的深切怀念。
最后,“忠义诚所安,兹图宁遽张。卷还勿复陈,私心多慨慷”四句,总结了对逝者的评价与感慨。忠义是其内心深处的安顿,即使在身后,这份品质也将永远闪耀。诗人希望将这份情感内化于心,不再过多言说,因为内心的感慨已经足够深沉。这里的“卷还勿复陈”,既是对逝者事迹的尊重,也是对自身情感的节制,体现了对逝者精神的深刻理解和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位忠义之士丧葬仪式的描写,不仅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与敬仰,也深刻探讨了忠义、礼仪、生命价值等主题,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情感深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留邸春斋即事
卜居密迩双龙阙,举目瞻依五凤楼。
风静宫云连粉署,日迟梁燕掠金沟。
衔恩剩似沾春宴,入梦频惊报晓筹。
远近山河环帝辇,方隅文轨会宸猷。
陵园葱郁閒貔虎,阊阖清虚忆冕旒。
北极网维称大备,南畿仪典绝相侔。
赤心补衮惟天老,靖节安边仗世侯。
领部直司钱谷计,忧时还悉甲兵谋。
圣明谟烈全超汉,宗社灵长准配周。
何用闻鸡狂午夜,更烦击楫矢中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