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刘 晨 阮 肇 游 天 台 唐 /曹 唐 树 入 天 台 石 路 新 ,云 和 草 静 迥 无 尘 。烟 霞 不 省 生 前 事 ,水 木 空 疑 梦 后 身 。往 往 鸡 鸣 岩 下 月 ,时 时 犬 吠 洞 中 春 。不 知 此 地 归 何 处 ,须 就 桃 源 问 主 人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省(bù xǐng)的意思:不省指不省事、不省心,形容事情麻烦、不容易处理。
此地(cǐ dì)的意思:指当前所在的地方或此时此刻的情况。
洞中(dòng zhōng)的意思:指陷入困境或进退维谷的境地。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后身(hòu shēn)的意思:指一个人死后的身体
鸡鸣(jī míng)的意思:鸡鸣是指天亮的时候,鸡鸣声响起,也比喻事情的真相或实情被揭示出来。
前事(qián shì)的意思:指过去的事情,已经发生并且已经过去的事情。
犬吠(quǎn fèi)的意思:指小狗的叫声,比喻微不足道的声音或无足轻重的事物。
生前(shēng qián)的意思:指某人在去世前的时期,通常用于形容人在临终前的状态或行为。
时时(shí shí)的意思:不断、一直、时常
桃源(táo yuán)的意思:指理想中的美好世界或乌托邦,也用于形容人们过着宁静、幸福、自由自在的生活。
天台(tiān tāi)的意思:指官员的职位或地位高而危险,随时可能倾覆。
往往(wǎng wǎng)的意思:常常,经常
无尘(wú chén)的意思:没有灰尘,指清洁整洁。
下月(xià yuè)的意思:指下个月,即指时间上的下一个月份。
烟霞(yān xiá)的意思:指山间的烟雾和霞光,用来形容美丽的景色。
云和(yún hé)的意思:和谐相处、友好相待
中春(zhōng chūn)的意思:指冬天即将过去,春天即将来临的时刻。
主人(zhǔ rén)的意思:指拥有权力、地位或掌握主动权的人。
- 注释
- 树:高大的树木。
天台:古代名山之一,这里指高远的山。
石路:石头铺成的道路。
新:崭新的,刚修整过的。
云和草:云雾缭绕的草地。
迥:非常,格外。
无尘:没有尘埃,形容环境清洁。
烟霞:云雾和日出或日落时的霞光,象征仙境。
生前事:过去的生活经历。
水木:山水,自然景色。
梦后身:如梦似幻的感觉。
往往:常常,时常。
岩下月:月光照射在岩石下的景象。
洞中春:洞穴中春天的气息。
此地:这里。
归何处:回到哪里。
桃源:虚构的世外桃源,象征理想中的宁静之地。
主人:指隐居的人或者地主。
- 翻译
- 山路上的新树直插天台,云雾与静草间不见丝毫尘埃。
沉浸在烟霞中,忘却了生前的一切,山水仿佛是梦境后的化身。
常常在鸡鸣声中,月亮照在岩下,洞中的春天犬吠声不断。
我不知此地应归属何方,只能向桃花源的主人询问归途。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天台山的游历情景,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超脱尘世、忘怀往昔的哲思。首句“树入天台石路新”,以动人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山林图景,其中“新”字透露出春意盎然之感。接着,“云和草静迥无尘”,则是对山中宁静氛围的描绘,通过云和草的静谧与无尘的路面,表达了远离尘世喧嚣的清净境界。
诗人随后写道:“烟霞不省生前事,水木空疑梦后身”,这两句诗深含哲理。烟霞不辨是非,象征着对过去往昔之事的淡忘;而“水木空疑梦后身”则暗示了诗人对于现实与梦境、生与死的迷茫和质疑,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精神追求。
在接下来的两句中,“往往鸡鸣岩下月,时时犬吠洞中春”,通过对自然界声响的捕捉,如鸡鸣声伴随山下的明月,犬吠声回荡于洞中的生机,展示了诗人对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态度。
最后两句“不知此地归何处,须就桃源问主人”,则是诗人在游历中对自己所处位置的迷茫,以及寻找归属感的心情。这里的“桃源”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一个理想之地,而“问主人”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知己、导师或智者的渴求,希望能得到解答和引导。
整首诗通过对天台山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刻抒发,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追寻精神家园的情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