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毕方(bì fāng)的意思:形容说话、行动怪异,难以理解或预料。
参商(shēn shāng)的意思:指商人互相往来,进行商业交易。
赤地(chì dì)的意思:指没有任何遮掩或保护的地面,形容非常贫瘠或毫无遮蔽的情况。
独卧(dú wò)的意思:独自一人躺卧。
风伯(fēng bó)的意思:指风的主宰者,也比喻掌握着权力、能力的人。
皋原(gāo yuán)的意思:指人或事物原始、纯洁、未经污染的状态。
嗟咨(jiē zī)的意思:表示感叹或悲叹,意为悲叹、叹息。
九夏(jiǔ xià)的意思:九夏指夏天的最后一个月,也就是九月。这个成语用来形容时间的紧迫和急迫。
雷电(léi diàn)的意思:形容雷声大、闪电多的天气
两参(liǎng cān)的意思:指虚与实、实与虚、上与下、下与上等相对矛盾的两个方面或两个对象。
淋浪(lín làng)的意思:淋浪是一个形容词,意思是被浪花所淋湿。
龙伯(lóng bó)的意思:指聪明、机智的人。
水乡(shuǐ xiāng)的意思:指水道纵横、水系发达的乡村或地区。
天驷(tiān sì)的意思:指天上的神马,比喻非常出色的人才。
吴咏(wú yǒng)的意思:指歌颂、赞美。
炎飙(yán biāo)的意思:形容热气猛烈地吹动,也比喻情绪激动或言辞激烈。
越吟(yuè yín)的意思:指诗人在吟咏时,情感激发,越吟越发自然流畅。
云霓(yún ní)的意思:形容云彩缭绕、绚丽多彩的景象。
舂簸(chōng bò)的意思:舂簸是一个汉字词语,指的是用杵舂米或用簸箕扬谷物,比喻重复劳动、重复思考或反复琢磨。
- 翻译
- 越地的歌声与吴地的吟唱相互交错,我来自那皋原,生长在水乡。
广袤的土地上仓库众多,等待着丰收的谷物被簸扬,炎热的夏季酷似烈日当空。
乌云和彩虹不再频繁出现,诉讼之事不再让风伯忙碌,雷电也感到疲倦,不再驱赶毕方神鸟。
独自躺下感叹,如同懒散的龙伯,只愿在梦中骑乘天马,在雨中畅游无阻。
- 注释
- 越吟:越地的诗歌。
吴咏:吴地的歌唱。
皋原:古代地名,泛指平原。
侬:我。
赤地:干旱的土地。
千仓:众多仓库。
舂簸:簸扬谷物。
炎飙:炽热的风。
九夏:整个夏天。
剧晴阳:酷似烈日。
云霓:云彩和彩虹。
风伯:风神。
毕方:神话中的火神鸟。
龙伯:古代传说中的长寿老人。
懒:懒散。
梦乘:梦中骑乘。
天驷:天马。
洒淋浪:在雨中畅游。
- 鉴赏
这首宋诗《苦热二首(其二)》是宋代诗人苏籀的作品,主要描绘了江南地区夏季酷热的景象以及诗人内心的感慨。"越吟吴咏两参商",通过引用越地和吴地的歌谣,暗示了地域文化的交融,也反映了夏日炎炎下人们的交流与生活。"我那皋原侬水乡",诗人自述身处水乡,环境湿润,更加凸显了炎热的不适。
"赤地千仓待舂簸",形象地写出田地干涸,稻谷等待收割的情景,而"炎飙九夏剧晴阳"则进一步强调了夏日烈日的酷热。"云霓不族讼风伯,雷电惭劳驱毕方",诗人借神话中的风伯和雷电来表达对缓解暑热的期盼,然而连风雨也无法驱散这炽热。
最后两句"独卧嗟咨龙伯懒,梦乘天驷洒淋浪",诗人感叹自己如同懒惰的龙伯,无法改变现状,只能在梦中借助天马(神话中的神兽)带来的清凉,以求片刻解脱。整首诗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夏日苦热的深切感受和无奈心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入春绝不作诗清明后三日与鸣治师召游大德观为二公所督甚苦得联句四首已而悔之因用止诗韵以自咎先是诸同年皆有和章为说不一鸣治独持两可之说至是竟为所沮云
渊明爱酒翁,晚岁方暂止。
始知山水兴,不在壶觞里。
后来不饮人,效颦乃苏子。
吾诗亦何解,似独有深喜。
一戒踰七旬,此念灰不起。
群公各雄辨,未究同异理。
三占从两卜,颇觉吾丧已。
惜哉九仞功,一篑今已矣。
陶苏虽止酒,所止皆有涘。
择例偶不精,遗踪愧前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