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僧辨遗像,彷佛存纤纨。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本末(běn mò)的意思:指事物的主次、轻重次序或次要的东西。
不及(bù jí)的意思:不如;不及格;不及时
禅林(chán lín)的意思:指佛教寺院的林木,也泛指僧侣修行的地方。
长叹(cháng tàn)的意思:长时间地叹息、叹气,表示悲伤、失望或无奈的心情。
尘埃(chén āi)的意思:指非常微小的尘土或灰尘,也用来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或人。
凋丧(diāo sàng)的意思:形容心情低落、失意或悲伤。
法喜(fǎ xǐ)的意思:指法律公正、审判公正,并以此为喜事。
彷佛(páng fó)的意思:形容事物非常相似或相仿,几乎一模一样。
飞鸾(fēi luán)的意思:指两只凤凰飞翔,形容夫妻和睦、恩爱。
逢集(féng jí)的意思:逢集是一个表示人们相聚的成语,指的是人们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相遇、相聚。
风雨(fēng yǔ)的意思:风雨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困难、艰险的境遇或艰苦的环境。
故物(gù wù)的意思:指过去的事物或旧物品。
翰墨(hàn mò)的意思:指书法或绘画的艺术。
毫端(háo duān)的意思:形容非常细小、微不足道。
好古(hào gǔ)的意思:对古代事物或传统价值观念有着浓厚兴趣和追求,崇尚古风古韵。
焕发(huàn fā)的意思:形容事物焕发出光彩、活力或精神焕发。
稽古(jī gǔ)的意思:指反复研究、反复琢磨,以达到深入理解和掌握的目的。
饥寒(jī hán)的意思:指饥饿和寒冷,形容生活困苦,贫困潦倒。
江南(jiāng nán)的意思:江南是指中国南方的江苏、浙江一带,也用来形容美丽的南方风景。在成语中,江南多指江苏、浙江一带的地域。
惊蛰(jīng zhé)的意思:惊蛰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表示春天开始,天气逐渐转暖,昆虫苏醒,万物复苏。在成语中,惊蛰意指一种力量的觉醒和爆发。
精神(jīng shen)的意思:指人的意志力、毅力和精神状态。
君子(jūn zǐ)的意思:君子指的是有德行和高尚品质的人,通常用来形容有修养、有风度、有道德的人。
可观(kě guān)的意思:形容事物或现象值得观察、评价或赞叹。
弄翰(nòng hàn)的意思:指人用心良好,操持文书,善于书写。
泯默(mǐn mò)的意思:指心情郁闷、沉默寡言。
霹雳(pī lì)的意思:形容声音极大、极响。
披拂(pī fú)的意思:整理衣冠。也指整顿言行、修身养性。
穷年(qióng nián)的意思:形容日子过得非常贫困或困苦。
三世(sān shì)的意思:指代三代人,一般用来形容事物的历史悠久或者代代相传。
适逢(shì féng)的意思:恰好遇到合适的时机或场合。
偷安(tōu ān)的意思:安于现状,不思进取。
涂饰(tú shì)的意思:涂饰是指对物体表面进行装饰和修饰。
脱羽(tuō yǔ)的意思:指失去羽毛,比喻失去权力、地位、声望等。
五代(wǔ dài)的意思:指中国历史上五代十国时期,即五代和十国之间的时期。
一藏(yī cáng)的意思:指隐藏、保留、保存的意思。
幽光(yōu guāng)的意思:指微弱的光亮,也用来形容非常微弱的希望或生机。
遇难(yù nàn)的意思:遇到危险或困难而丧失生命。
羽翰(yǔ hàn)的意思:指文学才能或文人身份。
知遇(zhī yù)的意思:指得到他人的赏识、关心和帮助。
作书(zuò shū)的意思:指撰写文章、著书立说。
士君子(shì jūn zǐ)的意思:士君子是指有道德修养、有学问、有品德的人。这个词语强调了一个人的高尚品质和道德修养。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郭祥正所作的《和公择观李煜书法喜禅师碑》。诗中描绘了对李煜书法作品的欣赏与赞叹,以及对禅师碑的感慨。
诗开篇即点明时代背景,“五代迭凋丧,江南最偷安”,五代时期战乱频繁,而江南地区相对安定,为后文赞美李煜及其书法作品埋下伏笔。接着提到李煜“三世弄翰墨,煜札尤可观”,强调其在书法艺术上的造诣深厚,作品尤为引人注目。
“禅林榜法喜,妙势如飞鸾”一句,以“法喜”与“飞鸾”比喻李煜书法的美妙与灵动,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其作品的艺术魅力。随后,“尘埃一藏晦,皴斮脱羽翰”则通过对比,突出了李煜书法作品的珍贵与独特之处。
“适逢集仙守,好古将模刊”表明了对李煜书法的珍视与传承,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尊重与追求。接下来,“振襟自披拂,涂饰粉与丹”描绘了对书法作品的精心呵护与装裱,体现了对艺术的敬畏之心。
“呼僧辨遗像,彷佛存纤纨”则通过僧人的辨识,进一步强调了对李煜书法作品的重视与珍爱。最后,“作书究本末,风雨生毫端”、“精神还故物,霹雳惊蛰蟠”、“幽光亦焕发,令我复长叹”等句,表达了对李煜书法艺术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评价,以及对其作品中蕴含的精神力量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李煜书法作品的赞美,不仅展现了对艺术的热爱与追求,也反映了对历史文化的尊重与传承。同时,诗中流露出的对士君子穷困生活的同情,以及对古人难以企及的智慧与成就的感叹,增添了诗作的情感深度与人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