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哭潘德久》
《哭潘德久》全文
宋 / 徐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不得身为郡,归来两鬓青。

方言隐地,岂拟落文星

字有佳人学,琴无野鹤听。

伤心共吟处,残墨在窗棂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pānjiǔ
sòng / zhào

shēnwèijùnguīláiliǎngbìnqīng

fāngyányíngyǐnluòwénxīng

yǒujiārénxuéqíntīng

shāngxīngòngyínbiāncánzàichuānglíng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得(bù dé)的意思:不能,禁止,不允许

窗棂(chuāng líng)的意思:窗户的窗框和窗格子。

方言(fāng yán)的意思:

[释义]
(名)一种语言中跟标准语有区别的、只在一个地区使用的话,如汉语的粤方言、吴方言等。
[构成]
偏正式:方(言
[例句]
现代汉语有七大方言。(作宾语)

归来(guī lái)的意思:返回原处或归还原处。

佳人(jiā rén)的意思:指美丽的女子,也可用来形容美好的事物或景色。

人学(rén xué)的意思:指人们通过学习来提高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伤心(shāng xīn)的意思:心情受到伤害或痛苦。

文星(wén xīng)的意思:指具有出色的文学才华或有文学才华的人。

野鹤(yě hè)的意思:指自由自在、不拘束的人或事物。

隐地(yǐn dì)的意思:隐蔽的地方。

注释
不得身为郡:无法担任郡守。
归来两鬓青:年老归乡时已白发苍苍。
方言营隐地:用方言在乡间隐居。
岂拟落文星:岂料会成为文坛新星。
字有佳人学:女子研习优美的文字。
琴无野鹤听:琴声无人欣赏,如同野鹤。
伤心共吟处:令人感伤的昔日吟诗之地。
残墨在窗棂:残留的墨迹留在窗格上。
翻译
无法成为郡守,白发苍苍归乡。
在故乡用方言隐居,怎会期待成为文坛明星。
女儿学习着美好的文字,琴声却无人欣赏。
令人伤感的是,我们曾共同吟诗的地方,只剩残墨留在窗棂。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徐照所作的《哭潘德久》。诗中表达了对友人潘德久的哀悼之情以及对潘德久生活境遇的感慨。首句“不得身为郡”,暗示潘德久未能实现仕途上的期望,可能是因为某种原因未能担任郡守之类的官职。接着,“归来两鬓青”描绘了潘德久归乡后的苍老形象,暗示他生涯未竟,早生华发。

“方言营隐地”进一步揭示了潘德久选择隐居的生活方式,他或许为了避开尘世纷扰,在故乡找寻了一片宁静之地。“岂拟落文星”则表达了对潘德久才华的惋惜,暗示他本应如文星般璀璨,却未能在官场或文学上大放异彩。

“字有佳人学,琴无野鹤听”两句,通过描述潘德久教诲女子书法和独自抚琴的场景,展现了他虽然隐居但仍保持文化修养,但无人能共享这份雅趣,流露出深深的孤独感。

最后,“伤心共吟处,残墨在窗棂”以共度诗酒吟唱的美好回忆收尾,如今只剩下窗棂上的残墨,象征着友人的离去和诗人内心的哀伤。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潘德久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友的怀念和对其命运的感慨。

作者介绍

徐照
朝代:清

猜你喜欢

次子都兄借杨凝式帖韵·其二

前朝惟有杨虚白,心画心声独擅功。

身絷南冠怀洛寺,恨无北客话高嵩。

(0)

建仓解归诗复徐意一二首·其一

恨未澄清尽,孤踪己不安。

缪悠臣罪大,感激上恩宽。

乡国三千里,人心百八盘。

梦归今始验,为我谢言官。

(0)

流泉引

泉涓涓兮出重山,回抱山麓兮入于苍渊。

流来孔多兮自溢于林间,出始一勺兮下合成川。

塍有稻兮垄有黍,聚以时兮令以鼓。

削高增卑兮酾渠络缕,人不爱力兮挥锸如雨。

川流浚兮来无穷,泥五斗兮水一钟。

旱暵则引兮淫潦则通,自今以往兮乐我良农。

礼有经兮岁有蜡,羊豕盈牢兮农舞于社。

椒香桂绿兮云车满野,敬谢有功兮宜奠于泉下。

吾之将归兮星律回秋,告邦人兮导畎浍之常流。

欲泉利之专兮先耘耨之不偷,无忘吾语兮若吾岁之来游。

(0)

郊居五首·其四

岁回秋向闰,九日菊未华。

青青东篱下,强起折还家。

岂无樽中酒,对之空叹嗟。

后日开已晚,弃置今如何。

(0)

郊居五首·其五

种稻满南泽,露下稻已黄。

雨足暗泉满,秷稚各自长。

侵晓负镰去,日暮积我场。

从今有晨炊,璨璨珠玉光。

(0)

和吕吏部观延庆院李唐画山水·其一

道人曾去礼清凉,幻出台山翠壁光。

闻说幻师能幻幻,烟云草树摄他方。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宋褧 陈宝琛 高启 李昌祺 赵抃 韦骧 白玉蟾 赵熙 洪咨夔 李曾伯 王绂 赵孟頫 杜牧 黄遵宪 曹植 魏了翁 王禹偁 薛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