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脩竹吟和邬户曹佩之十二首·其十二》
《脩竹吟和邬户曹佩之十二首·其十二》全文
明 / 顾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小径中林宛转通,薇花秋晚堕疏红。

三五含香侣,耐可婆娑退自公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含香(hán xiāng)的意思:指含有芬芳香气,形容事物香味浓郁或品质高尚。

耐可(nài kě)的意思:能够忍受、承受的程度。

婆娑(pó suō)的意思:形容舞蹈或树木等摇曳的样子,也可用来形容人的姿态或行动优美。

秋晚(qiū wǎn)的意思:秋天的晚上

三五(sān wǔ)的意思:指数量为三或五,形容不多但足够。

三三(sān sān)的意思:三个人或物的数量

宛转(wǎn zhuǎn)的意思:形容言辞或文章的转折婉转、曲折动人。

五五(wǔ wǔ)的意思:形容事物的数量相等或比例相当。

香侣(xiāng lǚ)的意思:指夫妻或情侣之间互相关爱、互相陪伴,如同芬芳的香气相伴。

小径(xiǎo jìng)的意思:小径指的是狭窄的道路,比喻行走的途径狭小而不起眼。

中林(zhōng lín)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或行业中居于中等水平的人或事物。

自公(zì gōng)的意思:自公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指代自己公正廉明,没有私心私欲的行为和态度。

三三五五(sān sān wǔ wǔ)的意思:形容人群或物品数量众多,杂乱无章。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小径的宁静画面。"小径中林宛转通",诗人以轻盈的笔触勾勒出一条蜿蜒曲折的小路穿过幽深的树林,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薇花秋晚堕疏红",进一步点明时令为秋季傍晚,薇花(即野豌豆花)稀疏地飘落,红色的花瓣点缀在青翠的林间,增添了秋意的凄美。

"三三五五含香侣",诗人运用叠词“三三五五”,形象地写出一群女子结伴而行,她们身带香气,可能是采摘薇花或散步赏景,增添了女性的柔美与活力。"耐可婆娑退自公",这里的“耐可”是疑问语气,表达出女子们不愿匆匆离去,宁愿在此享受这份闲适与自在,流露出对世俗公务的暂时忘却。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展现了明代文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以及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顾璘的闲逸情怀。

作者介绍
顾璘

顾璘
朝代:明

顾璘(1476~1545)明代官员、文学家。字华玉,号东桥居士,长洲(今江苏省吴县)人,寓居上元(今江苏省南京市),有知人鉴。弘治间进士,授广平知县,累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少有才名,以诗著称于时,与其同里陈沂、王韦号称“金陵三俊”,后宝应朱应登起,时称“四大家”。著有《浮湘集》、《山中集》、《息园诗文稿》等。其曾评注杨士弘《唐音》。
猜你喜欢

嘉定登舟作

汉嘉城南雨新晴,汉嘉城下登舟行。

舟行适意那有此,楼台摇荡绿波起。

凌云有意送行客,九峰青人船窗里。

大波怒起声喧豗,濛水涐水横江来。

阳侯出斗踏巨浪,罔象逃遁愁惊雷。

长年三老惯涉险,到此变色胡为哉。

举头喧呼人踊跃,船势忽如飞隼落。

乌尤山下一回头,犹见惊涛溅佛脚。

清风不动旗影斜,鼓音未断回帆挝。

翠羽惊飞江上鸟,白蘋开满江边花。

江鸟江花无限景,碧流荡漾波纹静。

无数数烟峦翠作堆,分明倒卧峨眉影。

峨眉山影和烟沈,峨眉雪水入江深。

船头一掬寒沁齿,好试平生冰雪心。

(0)

壬戌五月初三夜忽中风痹之疾香山所谓体瘝目眩左足不支与有同病焉昔苻坚得习凿齿于汉南因其蹇疾裁堪半丁香山诗云汉上羸残号半人是也余年已七十可以称翁因自号半翁纪之以诗·其一

半翁肢体已冥顽,诗酒间情未忍删。

卅载心倾《长庆集》,谁知病亦学香山。

(0)

闭户

闭户少人到,相依有影随。

却愁惟醉好,多病与间宜。

边迥秋来早,山高月上迟。

一声长笛起,吹动故园思。

(0)

和祁春圃学使谒青浦孔子衣冠墓诗

圣迹总呵陇树寒,略如原庙奉衣冠。

朝宗入海汪洋水,只有三江得势宽。

(0)

正月十二日北上留别西湖

春风吹冷段家桥,倦把离觞倚画桡。

胜地昔游余梦想,新年远别欲魂销。

孤山梅树开成雪,九里松声响似潮。

此去燕台每南望,最难忘却是花朝。

(0)

催租谣

八月冷风获未毕,老农在田吏在室。

呼农尔来前,尔胡不知律。

悬官新政催科急,百里官粮限三日。

南城豪弁虎而翼,前日圜扉辱徽纆。

西街旧宦居要职,昨日公庭被呵叱。

谅尔小民不能匿。

吏色扬扬老农泣,牧豕儿归觅枣栗。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黎廷瑞 杨无咎 白朴 周伦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