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8日(农历三月廿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弼侄梅》
《题弼侄梅》全文
明 / 杨士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独擅(dú shàn)的意思:独自占据优势地位,独自掌握技能或权力。

纷纷(fēn fēn)的意思:形容事物多而杂乱,众多的样子

寒清(hán qīng)的意思:形容寒冷而清净的环境或境况

家声(jiā shēng)的意思:指家庭的声誉和声望。

旧家(jiù jiā)的意思:指旧时的家庭、故乡或旧时的家族。

梅花(méi huā)的意思:指人的品质或才能在逆境中得以展现出来。

清白(qīng bái)的意思:指品行纯正,没有污点或瑕疵。

轻薄(qīng bó)的意思:形容言谈行为轻浮、肤浅,缺乏深度和底蕴。

岁寒(suì hán)的意思:岁寒指的是寒冷的冬天。在冬季,寒冷的天气会给人们带来不便和困苦。

桃李(táo lǐ)的意思:指学生或后辈,也泛指学问、才能等。

雅操(yǎ cāo)的意思:指为人处事典雅、言行举止文雅的品质。

子孙(zǐ sūn)的意思:后代、子孙后辈。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杨士奇所作,名为《题弼侄梅》。诗中以梅花作为主要描绘对象,借以表达对侄子杨弼坚守高洁品格的期望与赞赏。

首句“轻薄纷纷桃李过”,以桃李的轻浮与短暂比喻世间的浮华与易逝,强调了梅花的独特之处。接着,“梅花独擅岁寒清”一句,点明梅花在严冬中独自绽放,其清雅之姿不随季节而变,象征着梅花的坚韧与高洁。

后两句“为语子孙坚雅操,莫隳清白旧家声”,则是诗人对侄子的谆谆教诲,希望他能坚守高尚的品德,不被世俗的诱惑所动摇,保持家族的清白名声。通过这四句诗,诗人不仅赞美了梅花的品质,也寄托了对后辈的殷切期望,体现了深厚的家庭情感和道德观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寓言了高洁的人格追求,表达了对侄子的深情厚望,以及对家族传统美德的传承与弘扬。

作者介绍
杨士奇

杨士奇
朝代:明   字:士奇   号:东里   籍贯: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   生辰:1366~1444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猜你喜欢

次王子让韵二首·其二

城郭人民事事非,空馀尘土满征衣。

君犹有道堪流俗,我已无家不念归。

天地晦冥龙去远,江湖寥落雁来稀。

极知此后还相忆,愁见青山映夕晖。

(0)

与华景彰游惠山

华陂春水绿漪漪,二月西山雪后时。

旧宅重寻孝子传,新年又赴故人期。

鹤鸣竹日当窗澹,僧定茶烟出阁迟。

我欲同修清净业,泉头来记四贤祠。

(0)

出西涧过龙岩途中瞻眺

山泽春明丽,林树郁峭茜。

游步何从起,涉涧行屡转。

幽泉响层曲,蔓草绵芳甸。

在岸心已遂,经丘始回面。

岩崖骤谁创,岚岭遥自荐。

苍梧凝阴吹,彤霞散晴电。

庵蔼蒙笼间,一水光练练。

沉沉潭洞古,潜龙不复见。

观颐委物育,解作凝神变。

临深备戒慎,登高欲瞑眩。

游目信虚无,探已有常恋。

灵芝事暧昧,采薇庶游衍。

行已东郊归,祈年急视膳。

(0)

周玄初来鹤诗

手把芙蓉摄羽裙,飞书南启魏元君。

祝融峰顶云初起,借与长风送鹤群。

(0)

金缕曲.陈仲恕画扇以赠。取前人词流水半湾,斜阳一角,人在红楼之意,戏题一词

夕照红如此。对春光、断肠烟柳,高楼谁倚。

争怪伊人遗世想,眼底孤村流水。

更渔艇、问津稀至。

只有桃花关不住,绕柴门、一片连霞绮。

凭指点,暮鸦际。年来乡思成虚寄。

似樊笼、羁栖倦翮,云霄盼睨。

五泻泾前西溪畔,各有幽栖胜地。

觅鹭伴、鸥朋余几。

点笔偷声相尔汝,梦莼鲈、何必秋风起。

招隐赋,在斯矣。

(0)

霜叶飞.壬寅展重阳,天宁寺饯古微督学广东。用梦窗韵

堕欢残绪。西风畔,荒台依旧烟树。

倚阑人影酒波空,凉叶声如雨。数往事、惊鳞骤羽。

斜阳红剩浮图古。

恁倦旅低徊,几度看山来,几度鬓华添素。

休说似弈长安,青门柳尽,断肠还为重赋。

五云佳气自蓬莱,冷到铜仙语。指天外、飙尘旋缕。

霜槎浓载秋心去。

漫岭头、梅花讯,岁晚沧江,梦随行处。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王庭珪 刘子翬 熊禾 麹信陵 常楚老 李澣 窦弘余 道潜 黄炎培 丰子恺 朱光潜 唐弢 陆轸 宋光宗 赵必象 顾德辉 袁袠 夏明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