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子寿通判曾庆祖判院投赠喜雨口号八首·其八》全文
- 注释
- 津津:形容兴趣浓厚,津津有味的样子。
茧纸:指用蚕丝制作的精细纸张。
松煤:松树燃烧后的烟灰,用来制墨。
幻好春:比喻艺术创作带来的美好意境,如春天般生机盎然。
李侯:对李姓朋友的尊称,这里可能指擅长艺术的李姓朋友。
二妙:两人技艺高超,被誉为‘二妙’。
杨子:另一位朋友的称呼,可能也擅长艺术,三人合称为‘三人’。
- 翻译
- 在南丰常常看到,津津有味地欣赏着
用蚕丝制成的纸和松烟制成的墨,仿佛营造出美好的春天
- 鉴赏
这是一首写于南宋的诗歌,出自词人杨万里的笔下。诗中流露出对美好春天景色的欣赏和享受,以及与友人的情谊交往。
"南丰每见每津津"表达了诗人对于南丰(地名)的风光每次看到都感到十分愉悦,"津津"形容心中的满足感。"茧纸松煤幻好春"则描绘出一种书房内的宁静氛围,茧纸可能是古代书写用的纸张,而松烟与煤火则营造了一种安逸温暖的环境,"幻好春"则让人联想到春天的美好。
"幸与李侯成二妙"中,"李侯"很可能指的是诗人的朋友,而"二妙"则是形容他们之间友谊或共同兴趣的特殊之处。"更添杨子作三人"则表明诗人自己也加入了这份美好之中,使得这样的关系变成了三人之间的和谐与愉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语言,展现了一种生活中的小确幸,以及诗人对友情和自然美景的珍视。这种平淡而深远的情感表达,是宋代文学中常见的人文关怀,也体现了词人内心的宁静与喜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