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墩》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所作,名为《凤凰墩》。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社会以及自然的深刻思考。
首句“泛舟不是梁溪路”,以泛舟为引子,暗示了追求与现实之间的距离,或是理想与实际的不匹配。这里的“梁溪路”可能象征着某种既定的道路或路径,而“泛舟”则代表了探索未知或追求不同可能性的行为。通过这一对比,表达了对传统路径的质疑和对新探索的向往。
次句“举目缘何皇甫临”,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对比。这里“皇甫临”可能是一个地名或象征,代表了一种既定的环境或情境。诗人提出的问题“举目缘何”,意味着在面对既定环境时,人们为何会感到困惑或迷茫,暗示了对现状的反思和对改变的渴望。
接下来的“结习也知未宜著”,表达了对习惯或传统束缚的警觉。诗人意识到,虽然知道某些习惯或传统可能不适合当前的情况,但仍然难以摆脱它们的影响。这反映了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变革过程中,如何克服旧有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的挑战。
最后一句“勿能忘者忆民心”,则将主题升华至更深层次的社会层面。诗人强调,即使在追求进步和变革的过程中,也不能忘记民众的需求和情感。这句话体现了乾隆皇帝作为君主对百姓福祉的深切关怀,以及在治理国家时平衡理想与现实、传统与创新的重要意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个人成长、社会变革以及君主责任的独到见解,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出郊韵
支藤乘兴入春郊,梅压疏篱亚竹梢。
剩喜此行诗有料,吟来浑不费推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