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种无閒地,能餐即古人。
甘雪多瀸润,苗长欲过邻。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寻觅菊花的渴望与对自然之美的追求。首句“饥春愁谷尽,菊叶正鲜新”以“饥春”和“愁谷”开篇,营造出一种春天万物复苏,但诗人内心仍感到某种空虚或忧虑的氛围。接着,“菊叶正鲜新”则点明了诗人的关注焦点——菊花,此时的菊花叶片生机勃勃,展现出春天的活力。
“欲种无閒地,能餐即古人”表达了诗人想要在空闲之地种植菊花的愿望,同时借“能餐即古人”这一比喻,暗示了诗人对古代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通过种植菊花来寄托自己对自由、宁静生活的追求。
“兰分肥士满,竹作短篱频”描绘了诗人想象中的理想场景:兰花在肥沃的土地上繁茂生长,竹子作为短篱环绕四周,营造出一片幽静雅致的环境。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也反映了他对和谐、宁静生活的向往。
“甘雪多瀸润,苗长欲过邻”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美好期待。甘甜的雨水滋润着土地,使得菊花的幼苗迅速成长,甚至要超过邻家的植物。这不仅表现了大自然的慷慨与生命力的旺盛,也寄托了诗人对于生活充满希望和期待的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寻觅菊花的过程和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大自然美好事物的热爱与赞美。
屈指玄关大药成,仙台咫尺见蓬瀛。
河山渐隔青霞色,宇宙空悬白雪盟。
避客草深句践里,怀人花满阖闾城。
芒鞋尽识皋桥路,踯躅遥天去雁鸣。